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9-11页 |
1.2 本文的工作 | 第11-15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2.1 耦合波方程 | 第15-17页 |
2.2 准相位匹配(QPM)技术 | 第17-18页 |
2.3 二阶级联非线性效应产生三次谐波的过程 | 第18页 |
2.4 三能态系统表示 | 第18-19页 |
2.5 受激拉曼绝热通道(STIRAP)方法 | 第19-21页 |
2.6 大信号理论 | 第21-25页 |
第3章 二阶级联非线性光学效应中的最佳耦合函数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耦合波方程 | 第25-28页 |
3.3 非线性耦合系数关系与能量完全转移 | 第28-30页 |
3.3.1 耦合系数t=α/β比为常数时的能量转换 | 第28-29页 |
3.3.2 耦合系数t=α/β比为晶体长度的函数时的能量转换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3页 |
第4章 非线性绝热条件下的级联高效非线性光频转换 | 第33-43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二阶级联非线性效应的耦合波方程 | 第33-34页 |
4.3 二阶级联非线性效应的能量守恒条件 | 第34-36页 |
4.4 非线性耦合系统中的绝热条件 | 第36-38页 |
4.5 二阶级联非线性光频转换中的能量完全转移的物理解释 | 第38-41页 |
4.5.1 耦合系数α和β为常数 | 第39-40页 |
4.5.2 耦合系数β=1,α=tanh z | 第40-41页 |
4.6 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43-4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5.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