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DNA为识别元件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生物传感器第12-14页
        1.1.1 生物传感器组成及应用第12-13页
        1.1.2 基于DNA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器第13-14页
    1.2 荧光分析方法第14-16页
        1.2.1 比率型荧光分析方法第15页
        1.2.2 无标记荧光分析方法第15-16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意义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2页
第二章 基于GelRed/[G_3T]_5/Tb_~(3+)的无标记比率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研究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页
        2.2.3 实验步骤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7页
        2.3.1 条件优化第27-31页
        2.3.2 过氧化氢的检测第31-32页
        2.3.3 氧化酶生物传感第32-37页
    2.4 本节小结第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第三章 有机荧光染料掺杂硅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40-54页
    3.1 引言第40-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6页
        3.2.1 实验材料第42页
        3.2.2 实验仪器第42-43页
        3.2.3 实验步骤第43-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3.3.1 FITC@SiO_2表征第46-47页
        3.3.2 咖啡环效应影响因素第47-51页
    3.4 本节小结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四章 基于DNA功能化FITC@SiO_2荧光材料及咖啡环效应的分析方法设计及应用研究第54-66页
    4.1 引言第54-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9页
        4.2.1 实验材料第56-57页
        4.2.2 实验仪器第57页
        4.2.3 实验步骤第57-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4.3.1 缓冲液对FITC@SiO_2咖啡环效应的影响第59-61页
        4.3.2 miRNA的测定第61页
        4.3.3 碱基错配第61-62页
        4.3.4 实样检测第62页
        4.3.5 比率型荧光分析方法第62-64页
    4.4 本节小结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刺激—响应的超分子组装体系的构筑
下一篇:铜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与三取代三氟甲基烯烃的[3+2]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