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电影的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1页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第二章 品牌营销的新宠——微电影第12-21页
    2.1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品牌营销第12-14页
        2.1.1 简述新媒体第12-13页
        2.1.2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品牌营销第13-14页
    2.2 微电影概述第14-17页
        2.2.1 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第14-15页
        2.2.2 微电影的界定第15-16页
        2.2.3 微电影的分类第16-17页
    2.3 微电影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第17-21页
        2.3.1 提高品牌知名度第17-18页
        2.3.2 培养品牌忠诚度第18-19页
        2.3.3 激发品牌联想第19-21页
第三章 微电影的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第21-33页
    3.1 新颖的剧情设计使微电影具有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第21-23页
        3.1.1 制造话题性引起讨论第21-22页
        3.1.2 幽默恶搞桥段娱乐大众第22页
        3.1.3 温情故事引共鸣第22-23页
    3.2 理想的网民构成与网络行为保障了微电影的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第23-26页
        3.2.1 网民与社交网站第24页
        3.2.2 中国网民构成第24-26页
    3.3 独特的传播途径有效强化了微电影的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第26-30页
        3.3.1 利用新媒体进行病毒营销第26-27页
        3.3.2 结合电视媒体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第27-28页
        3.3.3 开展线上下活动进行互动传播第28-30页
    3.4 通过与传统媒体品牌广告的对比看微电影的品牌形象塑造优势第30-33页
        3.4.1 与电视广告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的比较第30-31页
        3.4.2 与影视作品植入广告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的比较第31-33页
第四章 微电影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的不足与改进建议第33-43页
    4.1 微电影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的不足第33-38页
        4.1.1 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对立第33-34页
        4.1.2 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第34-35页
        4.1.3 可塑品牌形象有局限性第35-36页
        4.1.4 劣质微电影拉低整体水平第36页
        4.1.5 缺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平台第36-38页
    4.2 提升微电影品牌形象塑造功能的建议第38-43页
        4.2.1 培养专业微电影制作团队第38-39页
        4.2.2 及时跟进微电影的宣传推广第39-40页
        4.2.3 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专业移动微电影平台第40-41页
        4.2.4 完善监管制度,提倡行业自律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创新探究--以《新闻夜航》为例
下一篇:纸媒与微博互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