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6页 |
1.1 阴离子识别的意义 | 第10页 |
1.2 阴离子传感器的三种设计方法 | 第10-12页 |
1.2.1 键合位点桥联信号单元法 | 第10-11页 |
1.2.2 取代法 | 第11页 |
1.2.3 化学反应法 | 第11-12页 |
1.3 氰根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1.3.1 键合单元与信号单元通过共价键桥联的探针 | 第12-14页 |
1.3.2 基于取代途径的CN-探针 | 第14-18页 |
1.3.3 化学计量途径 | 第18-24页 |
1.3.4 基于质子转移的探针 | 第24-25页 |
1.3.5 C-B键形成的反应 | 第25-27页 |
1.3.6 基于电子转移反应 | 第27-28页 |
1.3.7 基于聚合物的探针 | 第28页 |
1.3.8 基于纳米微粒的探针 | 第28页 |
1.4 亚硫酸氢根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28-34页 |
1.4.1 基于醛基加成的反应识别HSO_3~- | 第29-32页 |
1.4.2 基于乙酰丙酸的探针识别HSO_3~-/SO_3~(2-) | 第32-33页 |
1.4.3 基于双键加成的探针识别HSO_3~-/SO_3~(2-) | 第33-34页 |
1.5 本文的立题思想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吲哚衍生物与菲并咪唑衍生物桥联的比色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识别CN~-研究 | 第36-51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传感器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8页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6-38页 |
2.3 合成方法及表征 | 第38-39页 |
2.3.1 化合物Probe1的合成方法 | 第38页 |
2.3.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8-3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2.4.1 不同pH值对测试条件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2 探针与不同浓度CN~-作用光谱研究 | 第40-44页 |
2.4.3 探针灵敏度的测试 | 第44页 |
2.4.4 探针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识别 | 第44-46页 |
2.4.5 识别机理的探讨 | 第46-49页 |
2.4.6 探针的初步应用 | 第49-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吲哚衍生物与香豆素衍生物桥联探针的合成与识别HSO_3~-性质研究 | 第51-75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1页 |
3.2.2 合成路线及表征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74页 |
3.3.1 探针与HSO_3~-动力学光谱性质 | 第52-55页 |
3.3.2 探针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 | 第55-56页 |
3.3.3 探针与不同浓度HSO_3~-作用光谱性质 | 第56-57页 |
3.3.4 探针对HSO_3~-灵敏度的测定 | 第57-58页 |
3.3.5 探针对不同阴离子的选择性 | 第58-61页 |
3.3.6 探针的应用 | 第61-64页 |
3.3.7 识别机理的讨论 | 第64-65页 |
3.3.8 改变測试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65-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附录: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