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1 钾素资源状况 | 第12-15页 |
1.1.1 钾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第12页 |
1.1.2 土壤钾素研究 | 第12-14页 |
1.1.3 我国钾素资源现状 | 第14页 |
1.1.4 缓解钾资源短缺的途径 | 第14-15页 |
1.2 植物钾素营养生理 | 第15-17页 |
1.2.1 钾素营养的生理意义 | 第15-16页 |
1.2.2 植物缺钾症状 | 第16-17页 |
1.3 植物钾素营养的遗传特性 | 第17-19页 |
1.3.1 不同植物基因型间钾素营养的差异 | 第17-18页 |
1.3.2 不同生育期植物钾效率的差异 | 第18-19页 |
1.4 植物体内吸收利用钾的分子机理 | 第19-23页 |
1.4.1 钾转运体 | 第19-21页 |
1.4.2 钾离子通道 | 第21-23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2.1 材料 | 第25-27页 |
2.1.1 耐低钾水稻筛选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剂及营养液配置 | 第25-26页 |
2.1.3 钾离子转运相关基因 | 第26-27页 |
2.1.4 钾离子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表达和序列比对 | 第27页 |
2.2 测量项目及方法 | 第27-33页 |
2.2.1 水稻苗的溶液培养 | 第27-28页 |
2.2.2 耐低钾能力鉴定 | 第28页 |
2.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2.4 叶片钾离子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2.2.5 水稻总DNA的提取 | 第30页 |
2.2.6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2.2.7 RNA的反转录 | 第31-32页 |
2.2.8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2.2.9 基因序列比对 | 第33页 |
2.3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2.3.1 耐低钾水稻筛选相关计算公式 | 第33页 |
2.3.2 叶绿素含量测定相关计算公式 | 第33页 |
2.3.3 钾离子含量测定相关计算公式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1页 |
3.1 不同K~+浓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规律 | 第34-35页 |
3.2 耐低钾水稻的筛选 | 第35-46页 |
3.2.1 日本晴/9311杂交后代耐低钾能力比较 | 第38-42页 |
3.2.2 杂交稻亲本耐低钾能力比较 | 第42-46页 |
3.3 不同耐低钾水稻叶片钾离子含量比较 | 第46-47页 |
3.4 耐低钾基因型的鉴定 | 第47-51页 |
3.4.1 钾离子转运基因的检测 | 第47-48页 |
3.4.2 钾离子转运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8页 |
3.4.3 OsKAT3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 | 第48-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4.1 耐低钾水稻资源的筛选及应用 | 第51-52页 |
4.2 水稻耐低钾的分子机理 | 第52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 | 第6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