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TMT标记联合NanoLC-MS/MS技术鉴定胎盘组织中差异蛋白的方法建立 | 第15-33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材料与仪器 | 第16-18页 |
1.2.1 药品与试剂 | 第16-17页 |
1.2.2 仪器设备 | 第17页 |
1.2.3 胎盘组织来源 | 第17-18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18-23页 |
1.3.1 胎盘组织蛋白质提取 | 第18页 |
1.3.2 BCA法蛋白定量 | 第18-19页 |
1.3.3 蛋白质还原烷基化 | 第19页 |
1.3.4 丙酮沉淀纯化蛋白 | 第19页 |
1.3.5 酶解 | 第19页 |
1.3.6 肽段标记 | 第19-20页 |
1.3.7 酶解及肽段标记检测的LC-MS条件 | 第20页 |
1.3.8 标记肽段除盐 | 第20-21页 |
1.3.9 标记肽段的高pH反相液相色谱分离 | 第21-22页 |
1.3.10 NanoLC-MS/MS检测 | 第22页 |
1.3.11 数据库搜索 | 第22-23页 |
1.4 结果 | 第23-30页 |
1.4.1 酶解效率 | 第23-26页 |
1.4.2 肽段标记效率检测 | 第26-28页 |
1.4.3 标记肽段的高pH反相液相色谱分离 | 第28-30页 |
1.5 讨论 | 第30-33页 |
1.5.1 胎盘样品前处理 | 第30-31页 |
1.5.2 TMT标记方法 | 第31页 |
1.5.3 蛋白质分离技术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急性妊娠脂肪肝病人的胎盘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 第33-81页 |
2.1 前言 | 第34-3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2.2.1 样本来源及分组 | 第36页 |
2.2.2 药品与试剂 | 第36-37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2.3.1 胎盘组织蛋白提取与BCA法蛋白定量 | 第37页 |
2.3.2 SDS-PAGE电泳 | 第37-38页 |
2.3.3 考马斯亮蓝染色 | 第38-39页 |
2.3.4 胎盘组织蛋白纯化与酶解 | 第39页 |
2.3.5 TMT标记肽段 | 第39页 |
2.3.6 标记肽段分馏,除盐和NanoLC-MS/MS分析 | 第39页 |
2.3.7 定量数据分析 | 第39页 |
2.3.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0页 |
2.3.9 WesternBlot | 第40-42页 |
2.4 结果 | 第42-70页 |
2.4.1 胎盘组织中蛋白浓度 | 第42页 |
2.4.2 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 | 第42-43页 |
2.4.3 胎盘组织中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 | 第43-46页 |
2.4.4 质谱分析结果验证 | 第46-50页 |
2.4.5 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0-70页 |
2.5 讨论 | 第70-81页 |
2.5.1 与妊娠过程相关蛋白 | 第70-72页 |
2.5.2 脂质代谢相关蛋白 | 第72-75页 |
2.5.3 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 第75-77页 |
2.5.4 糖代谢相关蛋白 | 第77页 |
2.5.5 急性期反应相关蛋白 | 第77-78页 |
2.5.6 与金属离子相关蛋白 | 第78页 |
2.5.7 外泌体相关蛋白 | 第78-81页 |
第三章 小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第四章 文献综述 | 第82-92页 |
4.1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cy,AFLP) | 第82-88页 |
4.1.1 AFLP致病风险因素 | 第82页 |
4.1.2 AFLP的病理特征与诊断 | 第82-84页 |
4.1.3 AFLP治疗方案 | 第84-85页 |
4.1.4 AFLP与脂肪酸氧化 | 第85-87页 |
4.1.5 AFLP患者母体与胎儿互相影响机制 | 第87-88页 |
4.2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88-92页 |
4.2.1 蛋白组学检测技术 | 第88-89页 |
4.2.2 蛋白质纯化技术 | 第89页 |
4.2.3 蛋白质分离技术 | 第89-90页 |
4.2.4 定量蛋白组学 | 第90-91页 |
4.2.5 生物信息学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 第101-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