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论文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1.1.1 论文研究的对象 | 第11-13页 |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5-19页 |
1.2.1 国内城市中学教育体制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2.2 城市中学在校生餐饮行为及建筑空间环境的历史变迁 | 第15-17页 |
1.2.3 城市中学餐饮空间环境理论实践综述 | 第17-19页 |
1.2.4 城市中学在校生餐饮行为及建筑空间环境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 第19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及内容 | 第20-22页 |
1.4.1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20-21页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22-25页 |
2 国外城市中学餐饮行为及空间环境分析 | 第25-45页 |
2.1 餐饮教育制度与在校生餐饮需求 | 第25-29页 |
2.1.1 日本餐饮教育制度及在校生的餐饮需求 | 第25-28页 |
2.1.2 西方国家餐饮教育制度及在校生的餐饮需求 | 第28-29页 |
2.2 国外城市中学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29-40页 |
2.2.1 圣伊莎贝尔王后中学(葡萄牙,埃斯特雷莫什)餐饮空间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2.2.2 巴西莫匹小学餐饮空间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2.2.3 葡萄牙多明戈斯塞凯拉中学餐饮空间现状分析 | 第35-37页 |
2.2.4 芬兰特瓦拉学校餐饮空间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2.3 国外城市中学餐饮空间模式现状 | 第40-42页 |
2.3.1 供餐模式现状 | 第40-41页 |
2.3.2 餐饮空间的面积配比 | 第41-42页 |
2.3.3 餐饮空间的功能构成与组合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3 国内城市中学餐饮行为及空间环境分析 | 第45-81页 |
3.1 台湾餐饮教育制度与餐饮空间环境现状 | 第45-48页 |
3.1.1 餐饮教育观念及制度现状 | 第45-46页 |
3.1.2 餐饮相关规范 | 第46-47页 |
3.1.3 送餐模式学校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47-48页 |
3.2 国内中学调研简介 | 第48-49页 |
3.2.1 对象的选定 | 第48页 |
3.2.2 调研的目的 | 第48-49页 |
3.2.3 调研的学校类别 | 第49页 |
3.3 国内城市寄宿制中学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49-78页 |
3.3.1 西安 TYZ 在校生餐饮行为及空间环境现状 | 第49-57页 |
3.3.2 西安 JTDX 附属中学曲江校区在校生餐饮行为及空间环境现状 | 第57-63页 |
3.3.3 西安 JZKJDX 附属中学在校生餐饮行为及空间环境现状 | 第63-71页 |
3.3.4 实例分析:北京第八十中学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71-73页 |
3.3.5 实例分析:广西某学校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73-75页 |
3.3.6 实例分析:成都某学校餐饮空间环境现状分析 | 第75-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4 在校生餐饮行为与餐饮空间的互动关系研究 | 第81-93页 |
4.1 在校生餐饮行为的需求 | 第81-85页 |
4.1.1 全寄宿制学校在校生餐饮行为 | 第81-82页 |
4.1.2 半寄宿制学校在校生餐饮行为 | 第82-84页 |
4.1.3 非寄宿制学校在校生餐饮行为 | 第84-85页 |
4.2 城市寄宿制中学供餐方式及餐饮空间功能构成研究 | 第85-88页 |
4.2.1 全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用餐模式 | 第85-86页 |
4.2.2 全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餐饮空间功能构成 | 第86-88页 |
4.3 城市非寄宿制中学供餐方式及餐饮空间功能构成研究 | 第88-91页 |
4.3.1 非寄宿制学校在校生用餐模式 | 第88页 |
4.3.2 社会供餐模式下餐饮空间功能构成 | 第88-89页 |
4.3.3 教学空间与餐饮空间的互动关系 | 第89-90页 |
4.3.4 教学辅助空间与餐饮空间的互动关系 | 第90-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 城市中学餐饮空间独立设置或兼用的方法研究 | 第93-115页 |
5.1 全寄宿制中学餐饮空间设计方法 | 第93-98页 |
5.1.1 独立设置食堂的方法 | 第93-95页 |
5.1.2 食堂建设面积尺寸要求 | 第95-97页 |
5.1.3 餐饮辅助空间设计方法 | 第97-98页 |
5.2 半寄宿制中学餐饮空间设计方法 | 第98-108页 |
5.2.1 独立设置食堂及餐饮辅助空间的方法 | 第99页 |
5.2.2 校舍现有空间兼用为餐饮空间的方法 | 第99-101页 |
5.2.3 现有教室空间兼用为用餐空间的面积大小 | 第101-107页 |
5.2.4 现有空间兼用为餐饮空间的布局原则 | 第107-108页 |
5.3 非寄宿制中学增设餐饮空间优化设计方法 | 第108-110页 |
5.3.1 借用周边餐饮资源的城市中学优化设计 | 第108-109页 |
5.3.2 采用送餐模式的城市中学优化设计 | 第109-110页 |
5.3.3 餐饮辅助空间设计方法 | 第110页 |
5.4 西安 JZKJDX 附属中学教学空间平面改造设计 | 第110-114页 |
5.4.1 改造方式的选择 | 第110-111页 |
5.4.2 教室空间兼用为用餐空间平面改造 | 第111-113页 |
5.4.3 总结 | 第113-11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6 结论 | 第115-12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5-11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附录 | 第125-127页 |
图录 | 第127-131页 |
表录 | 第131-13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