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EMS对蒙农红豆草的诱导效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8-9页
1 引言第9-17页
    1.1 蒙农红豆草概述第9页
    1.2 植物诱变育种第9-11页
        1.2.1 植物诱变育种的分类与特点第9-10页
        1.2.2 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植物EMS化学诱变育种第11-14页
        1.3.1 植物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与应用第11-12页
        1.3.2 植物EMS化学诱变育种技术第12页
        1.3.3 植物EMS化学诱变育种中突变体库的构建第12-13页
        1.3.4 植物EMS化学诱变育种中突变体的鉴定与筛选第13-14页
    1.4 ISSR分子标记第14-16页
        1.4.1 ISSR分子标记特点第14-15页
        1.4.2 ISSR分子标记在牧草中的应用第15-16页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2 试验内容和方法第17-21页
    2.1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18页
    2.3 试验材料第18页
    2.4 试验方法第18-21页
        2.4.1 EMS诱变处理第18页
        2.4.2 苗期指标测定第18-19页
        2.4.3 M1表型变异植株筛选及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第19页
        2.4.4 M1表型变异植株光合生理特性测定第19-20页
        2.4.5 ISSR分子标记第20-21页
    2.5 数据处理第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46页
    3.1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1-27页
        3.1.1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的出苗进程第21-22页
        3.1.2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的相对出苗率和相对成苗率第22-24页
        3.1.3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的幼苗高度和叶片数目第24-25页
        3.1.4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M1代幼苗形态第25-27页
    3.2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M1代田间成株特性第27-36页
        3.2.1 变异植株类型第27-28页
        3.2.2 变异植株形态特征第28-29页
        3.2.3 变异植株光合生理特性第29-31页
        3.2.4 变异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比较第31-34页
        3.2.5 变异植株田间成株特性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第34-36页
    3.3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M1和M2代ISSR遗传变异分析第36-46页
        3.3.1 基因组DNA提取质量分析第36页
        3.3.2 引物及最佳退化温度第36-37页
        3.3.3 变异植株M1代ISSR遗传变异分析第37-41页
        3.3.4 变异植株M2代ISSR遗传变异分析第41-45页
        3.3.5 变异植株Ml和M2代ISSR遗传变异比较分析第45-46页
4 讨论第46-50页
    4.1 EMS诱导蒙农红豆草适宜条件的选择第46-47页
    4.2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幼苗出苗和生长的诱变效应第47-48页
    4.3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M1代田间成株特性的诱变效应第48-49页
        4.3.1 变异植株田间形态的变化第48页
        4.3.2 变异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第48-49页
        4.3.3 变异植株田间成株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第49页
    4.4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M1和M2代的遗传诱变效应第49-50页
5 结论第50-51页
6 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炭基肥对马铃薯生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饲草燕麦在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产量与品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