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半导体光催化剂机理与应用 | 第10-14页 |
1.1.1 半导体材料的带隙结构 | 第10-11页 |
1.1.2 半导体光催化过程的机理 | 第11-12页 |
1.1.3 半导体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方法 | 第14-16页 |
1.2.1 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14-15页 |
1.2.2 光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 第15-16页 |
1.3 g-C_3N_4基光催化剂 | 第16-18页 |
1.4 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1 新型TiO_2材料的合成 | 第18页 |
1.4.2 氧化物和硫化物 | 第18页 |
1.4.3 钒/钼/钨酸盐复合光催化剂材料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2-30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2-23页 |
2.2 催化剂表征测试方法及仪器 | 第23-26页 |
2.2.1 X射线衍射 | 第23页 |
2.2.2 场发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图 | 第23页 |
2.2.3 透射电镜及选区电子衍射 | 第23-24页 |
2.2.4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 | 第24页 |
2.2.5 X射线电子能谱图 | 第24页 |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谱 | 第24-25页 |
2.2.7 荧光吸收光谱 | 第25页 |
2.2.8 瞬时光电流响应 | 第25页 |
2.2.9 电化学阻抗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制备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3.1 g-C_3N_4及g-C_3N_4纳米片的合成 | 第26页 |
2.3.2 钒酸铋的制备 | 第26页 |
2.3.3 核壳结构复合光催化剂BiVO_4@g-C_3N_4的合成 | 第26-27页 |
2.3.4 钼酸银的制备 | 第27页 |
2.3.5 核壳结构复合光催化剂Ag_2Mo_2O_7@g-C_3N_4的合成 | 第27-28页 |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方案 | 第28-30页 |
第3章 BiVO_4@g-C_3N_4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30-48页 |
3.1 BiVO_4@g-C_3N_4催化剂材料表征 | 第30-39页 |
3.1.1 样品XRD分析 | 第30-31页 |
3.1.2 SEM分析 | 第31-32页 |
3.1.3 TEM形貌分析 | 第32-33页 |
3.1.4 FT-IR图谱分析 | 第33-34页 |
3.1.5 UV-vis光谱图分析 | 第34-37页 |
3.1.6 XPS分析 | 第37-39页 |
3.2 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3.2.1 复合光催化剂样品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39-41页 |
3.2.2 催化剂的淬灭实验 | 第41-42页 |
3.2.3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 | 第42-43页 |
3.3 催化剂光电特性测试 | 第43-45页 |
3.3.1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3.3.2 光电流测试分析 | 第44页 |
3.3.3 阻抗测试分析 | 第44-45页 |
3.4 复合光催化剂BiVO_4@g-C_3N_4降解机理分析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Ag_2Mo_2O_7@g-C_3N_4核壳结构复合催化剂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48-66页 |
4.1 Ag_2Mo_2O_7@g-C_3N_4催化剂材料表征 | 第48-56页 |
4.1.1 XRD分析 | 第48-49页 |
4.1.2 SEM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4.1.3 TEM图分析 | 第50-52页 |
4.1.4 FT-IR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4.1.5 UV-vis光谱图分析 | 第53-54页 |
4.1.6 XPS分析 | 第54-56页 |
4.2 光催化剂活性评价分析 | 第56-61页 |
4.2.1 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56-59页 |
4.2.2 催化剂淬灭实验 | 第59-60页 |
4.2.3 催化剂活性寿命实验 | 第60-61页 |
4.3 光催化剂的光电性能测试 | 第61-63页 |
4.3.1 荧光光谱分析 | 第61-62页 |
4.3.2 光电流响应测试 | 第62-63页 |
4.3.3 阻抗测试分析 | 第63页 |
4.4 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5.2 课题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