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cra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7-18页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5.2 局限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2.1 国内外关于慢性病费用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 国内外关于福利相关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1 国内外关于卫生领域福利相关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关于药品福利相关的研究 | 第20-24页 |
2.3.1 国内外药品可及效应的研究 | 第21页 |
2.3.2 国内外药品价格效应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3 国内外卫生领域公平效应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4 国内外卫生领域健康效应的研究 | 第23-24页 |
2.4 国内外聚类法的应用研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相关概念理论研究 | 第26-32页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3.1.1 慢性病 | 第26页 |
3.1.2 药品福利效应 | 第26页 |
3.1.3 药品可及效应 | 第26页 |
3.1.4 药品价格效应 | 第26页 |
3.1.5 药品公平效应 | 第26-27页 |
3.1.6 药品健康效应 | 第27页 |
3.2 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 | 第27-32页 |
3.2.1 福利经济学 | 第27-28页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29页 |
3.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9页 |
3.2.4 可行能力理论 | 第29-30页 |
3.2.5 两步聚类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评价 | 第32-56页 |
4.1 样本说明 | 第32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32-45页 |
4.2.1 数据信效度分析 | 第32-34页 |
4.2.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34-45页 |
4.3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56页 |
4.3.1 指标的权重 | 第46-47页 |
4.3.2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可及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49页 |
4.3.3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价格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0页 |
4.3.4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公平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4.3.5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健康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4.3.6 慢性病患者药品整体福利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聚类分析研究 | 第56-75页 |
5.1 两步聚类算法应用于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步骤 | 第56页 |
5.2 数据准备 | 第56-57页 |
5.3 两步聚类算法进行样本人群细分 | 第57-62页 |
5.4 聚类结果分析 | 第62-75页 |
5.4.1 总体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聚类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4.2 甘肃省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聚类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4.3 河北省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聚类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5.4.4 四川省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聚类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75-79页 |
6.1 “精准识别”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福利效应 | 第75-76页 |
6.1.1 建立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的精准识别标准 | 第75页 |
6.1.2 建立并完善慢性病患者药品福利效应精准识别程序 | 第75-76页 |
6.1.3 构建并完善慢性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 第76页 |
6.2 “精准医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福利效应 | 第76-77页 |
6.2.1 “精准医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可及效应 | 第76页 |
6.2.2 “精准医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价格效应 | 第76-77页 |
6.2.3 “精准医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公平效应 | 第77页 |
6.2.4 “精准医疗”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健康效应 | 第77页 |
6.3 ”精准帮扶”提升慢性病患者的药品福利效应 | 第77-79页 |
6.3.1 建立并完善长效的慢性病患者帮扶机制 | 第77页 |
6.3.2 精准的实施慢性病患者帮扶措施 | 第77-79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9-81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