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浅埋煤层顶板岩层结构的非稳定性态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5页
   ·引言第7-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0-13页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2-13页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的内容第13页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采取的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浅埋煤层顶板关键层的结构特征第15-27页
   ·引言第15-22页
     ·浅埋煤层的定义第15页
     ·顶板关键层理论第15-21页
     ·顶板关键层分类第21-22页
   ·顶板关键层的结构形态与控制分析第22-24页
     ·顶板初次破断的结构形态与灾害分析第22页
     ·顶板周期破断的结构形态与灾害分析第22-23页
     ·基本认识第23-24页
   ·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第24-26页
     ·采高对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第24-25页
     ·基岩厚度对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第25-26页
     ·煤壁刚度对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3 顶板关键层的破断机理和受力分析第27-45页
   ·开挖过程的顶板卸荷破坏与损伤特点第27-28页
   ·顶板关键层初次来压的破断形态及机理第28-31页
     ·顶板初次破断的形态第28-29页
     ·顶板初次破断的机理第29-31页
   ·关键层初次破断后的受力分析第31-32页
   ·顶板关键层周期来压的破断状态及机理第32-41页
     ·顶板周期破断的形态第32-33页
     ·顶板周期破断的机理第33-41页
   ·顶板关键层周期来压的受力状况与稳定性分析第41-44页
     ·顶板关键层周期来压的受力状况第41-43页
     ·顶板关键层周期来压的稳定性分析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4 浅埋煤层顶板破断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第45-49页
   ·模拟实验研究的目的第45页
   ·实验模拟的原理第45页
   ·物理相似模拟实验设计第45-46页
     ·相似材料及配比第45页
     ·平面模型的装填及观测点布置第45-46页
   ·实验过程及现象第46-48页
   ·实验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第48-49页
5 顶板关键层初次破断后的后屈曲性态分析第49-59页
   ·顶板关键层初次来压时的破断判据第49-53页
   ·顶板关键层初次破断后的后屈曲性态第53-58页
     ·确定破断后动态水平力第53-55页
     ·岩块沿煤壁切落发生逆向回转第55-56页
     ·关键层破断后的回转失稳第56-57页
     ·下沉触矸石后发生逆向回转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顶板岩层稳定状态下的采高与支护阻力确定第59-63页
   ·有无支护条件下的采场采高第59-60页
     ·无支护条件下的采高第59-60页
     ·有支护条件下的采高第60页
   ·采场支护阻力的确定第60-62页
     ·防止由滑落失稳造成台阶下沉第61页
     ·防止由触矸后逆向回转造成台阶下沉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7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与瓦斯突出及持续发生的多尺度理论研究
下一篇:整体顶梁组合滑移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