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内经论文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部分 病机十九条题名释义第18-24页
    一、“病机”释义第18-19页
        1 病机的内涵第18页
        2 病机的重要性第18-19页
    二、“十九条”释义第19-20页
    三、条文探析第20-24页
        1 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特点第20-22页
        2 如何理解“诸”、“皆”、“属”的含义第22-24页
第二部分 病机十九条条文研究第24-108页
    一、五脏病机条文第24-43页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第24-29页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第29-32页
        (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第32-36页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第36-40页
        (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第40-43页
    二、上下病机条文第43-57页
        (一)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第43-48页
        (二)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第48-57页
    三、六淫病机条文第57-108页
        (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第57-62页
        (二)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第62-67页
        (三)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第67-71页
        (四)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第71-77页
        (五)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第77-80页
        (六)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第80-84页
        (七)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第84-87页
        (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第87-92页
        (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第92-96页
        (十)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第96-99页
        (十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第99-103页
        (十二)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第103-108页
第三部分 古代医家临床应用病机十九条的经验研究第108-133页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第108-112页
        1 眩晕案第108页
        2 眩晕案第108-109页
        3 头眩案第109页
        4 头晕案第109-110页
        5 头痛案第110页
        6 中风案第110-111页
        7 中风案第111-112页
    二、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第112-115页
        1 鼻塞案第112页
        2 哮喘案第112-113页
        3 哮喘案第113页
        4 梅核膈案第113-114页
        5 咳嗽案第114-115页
    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第115-117页
        1 肿胀案第115页
        2 水肿案第115-116页
        3 脾泄案第116-117页
        4 泄泻案第117页
    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第117-119页
        1 发背案第117-118页
        2 舌肿案第118页
        3 腋痈案第118-119页
    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第119-120页
        1 泄泻案第119-120页
    六、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第120-121页
        1 风温挟湿案第120-121页
    七、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第121-122页
        1 身体战栗案第121-122页
    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第122-123页
        1 头痛案第122页
        2 哮喘案第122-123页
        3 吐血案第123页
    九、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第123-124页
        1 烦躁案第123-124页
    十、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第124-125页
        1 腹胀案第124页
        2 肿胀案第124-125页
    十一、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第125-127页
        1 腹中有声如击鼓案第125-126页
        2 皮底混混如波浪声案第126-127页
    十二、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第127-128页
        1 淋浊案第127-128页
    十三、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第128-130页
        1 呕吐酸水案第128页
        2 痢疾案第128-129页
        3 暑风案第129页
        4 肠胃积热案第129-130页
    十四、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第130-133页
        1 暑风刚痉案第130-133页
第四部分 病机十九条在方法学上的指导意义第133-141页
    一、辨析病机的途径第133-134页
        1 百病皆有病机可寻第133页
        2 病机是辨证的关键第133-134页
        3 辨病机在于抓主症第134页
        4 谨守病机不拘证候第134页
    二、辨析病机的方法第134-139页
        1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第134-136页
        2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第136-137页
        3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第137页
        4 必先五胜,明辨传变第137-138页
        5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第138页
        6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第138-139页
    三、病机十九条开启类证研究先河第139-141页
讨论第141-143页
结语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1页
文献综述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研究进展第151-161页
    参考文献第157-161页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痹痛定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忆性CD4~+T细胞表达CXCR4影响
下一篇:加味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