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舞蹈“浑源扇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8-10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8-9页 |
(二) 实地调查法 | 第9页 |
(三) 经验总结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浑源扇鼓的历史流变 | 第10-20页 |
一、浑源扇鼓的历史渊源 | 第10-13页 |
(一) 浑源扇鼓的历史由来 | 第10-11页 |
(二) 浑源扇鼓的发展演变 | 第11-13页 |
二、浑源扇鼓的表演形态 | 第13-18页 |
(一) 浑源扇鼓的基本形态 | 第13-14页 |
(二) 浑源扇鼓的曲调旋律 | 第14-17页 |
(三) 浑源扇鼓的基本动作 | 第17-18页 |
三、浑源扇鼓的艺术特点 | 第18-20页 |
(一) 浑源扇鼓的表演形式 | 第19页 |
(二) 浑源扇鼓风格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浑源扇鼓的艺术价值及现状 | 第20-24页 |
一、浑源扇鼓的艺术价值 | 第20-22页 |
(一) 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表演魅力 | 第20-21页 |
(二) 体现出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艺术价值 | 第21-22页 |
(三) 集多种曲艺形式为一体的独特性 | 第22页 |
二、浑源扇鼓的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一) 地理位置偏僻,难以推广 | 第22页 |
(二) 传承方面存在困难 | 第22-23页 |
(三) 政府扶持力度略显不足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浑源扇鼓的今后发展建议 | 第24-32页 |
一、地方政府提高重视、加强保护力度 | 第24-26页 |
(一) 继续加强对浑源扇鼓的保护 | 第24页 |
(二) 为浑源扇鼓传承人创造传承条件 | 第24-25页 |
(三) 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与指导 | 第25页 |
(四) 借鉴成功案例,进行经验学习 | 第25-26页 |
二、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推动“浑源扇鼓”发展 | 第26-29页 |
(一) 将浑源扇鼓引入高校舞蹈教学 | 第27页 |
(二) 运用采风教学法进行研究 | 第27-28页 |
(三) 运用元素教学法进行整合 | 第28页 |
(四) 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第28-29页 |
三、利用市场化运作,使“浑源扇鼓”更好推广 | 第29-32页 |
(一) 抓住市场机遇、多元化发展 | 第29-30页 |
(二) 抓住发展契机、广泛宣传 | 第30页 |
(三) 走出山西、面向全国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个人简历 | 第34页 |
在校期间的学习、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