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土壤侵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土壤侵蚀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土壤侵蚀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3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尺度效应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4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第21-29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2.1.1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1-24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5页 |
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指标判定 | 第25-26页 |
2.4 尺度选择 | 第26-29页 |
2.4.1 研究区流域划分 | 第27页 |
2.4.2 网格单元设定 | 第27-29页 |
3 研究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 | 第29-36页 |
3.1 研究区土壤侵蚀时序变化 | 第29-30页 |
3.2 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 | 第30-35页 |
3.2.1 1970s~1988年时段土壤侵蚀空间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3.2.2 1988~2000年时段土壤侵蚀空间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3.2.3 2000~2010年时段土壤侵蚀空间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3.2.4 2010~2017年时段土壤侵蚀空间动态变化 | 第33-35页 |
3.3 研究区土壤侵蚀演变类型 | 第35-36页 |
4 研究区不同评价尺度土壤侵蚀演变 | 第36-49页 |
4.1 研究区流域尺度土壤侵蚀演变 | 第36-39页 |
4.1.1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数量变化 | 第36-38页 |
4.1.2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演变类型 | 第38-39页 |
4.2 研究区乡镇尺度土壤侵蚀演变 | 第39-42页 |
4.2.1 乡镇尺度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4.2.2 乡镇尺度土壤侵蚀空间变化 | 第40-42页 |
4.2.3 乡镇尺度土壤侵蚀演变类型 | 第42页 |
4.3 研究区网格单元尺度土壤侵蚀演变 | 第42-47页 |
4.3.1 网格单元尺度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 第42-44页 |
4.3.2 网格单元尺度土壤侵蚀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4.3.3 网格单元尺度土壤侵蚀演变类型 | 第45-47页 |
4.4 不同尺度土壤侵蚀演变差异 | 第47-49页 |
5 不同演变类型典型区土壤侵蚀格局演变特征案例研究 | 第49-63页 |
5.1 典型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第49-56页 |
5.1.1 典型流域不同缓冲区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 | 第49-51页 |
5.1.2 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 | 第51-54页 |
5.1.3 典型流域不同缓冲区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 | 第54-56页 |
5.2 典型乡镇土壤侵蚀变化特征 | 第56-63页 |
5.2.1 典型乡镇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 | 第56-60页 |
5.2.2 典型乡镇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侵蚀特征 | 第60-63页 |
6 土壤侵蚀演变原因分析 | 第63-67页 |
6.1 区域整体土壤侵蚀演变原因分析 | 第63-64页 |
6.2 不同演变类型土壤侵蚀演变原因分析 | 第64-67页 |
6.2.1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 | 第64-65页 |
6.2.2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