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沈阳山梨河金家桥段生态浮床景观配置模式及评价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相关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生态浮床第12-15页
        1.2.2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意义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9-21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浮床设计第21-30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1页
    2.2 浮床植物选取第21-26页
        2.2.1 沈阳市挺水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第22-25页
        2.2.2 浮床植物种类的选择第25-26页
    2.3 浮床载体设计第26-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生态浮床植物配置模式初步构造第30-37页
    3.1 生态浮床植物配置一般模式第30页
    3.2 沈阳山梨河生态浮床植物配置模式第30-35页
        3.2.1 配置模式选定第30-33页
        3.2.2 评价方法第33页
        3.2.3 评价结果分析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沈阳山梨河生态浮床配置模式第37-60页
    4.1 运用SD法的生态浮床配置模式评价第37-55页
        4.1.1 样本的选择第37页
        4.1.2 形容词对及评价尺度第37-38页
        4.1.3 被调查对象的选定第38页
        4.1.4 评定测试的实施与综合评价值的获取第38-39页
        4.1.5 SD法评价结果分析第39-54页
        4.1.6 SD法评价小结第54-55页
    4.2 回归分析第55-57页
        4.2.1 相关性分析第55页
        4.2.2 线形回归分析及建模第55-57页
    4.3 优秀样本分析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0-63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2 建议第61页
    5.3 讨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录一第69-70页
附录二第70-71页
附录三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中山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下一篇:辽宁省传统满族村落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