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延缓2型糖尿病肾脏病肾功能恶化的疗效观察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1页
    (一)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西医理论研究第12-15页
        1.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概念第12页
        2.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2页
        3.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发病机制第12-14页
            3.1 血流动力学改变第12-13页
            3.2 糖代谢紊乱第13-14页
            3.3 胰岛素抵抗(IR)第14页
            3.4 细胞因子第14页
            3.5 遗传因素第14页
        4. 影响糖尿病肾脏病(DKD)病情进展的因素第14-15页
            4.1 年龄与病程第14-15页
            4.2 高血压第15页
            4.3 高血糖第15页
            4.4 脂代谢紊乱第15页
    (二)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学研究第15-21页
        1. 中医病名第15-16页
        2. 病因病机第16页
        3. 当代名医治疗经验第16-18页
        4. 其他疗法第18-19页
            4.1 中药灌肠第18页
            4.2 穴位贴敷第18页
            4.3 中药足浴第18-19页
        5. 孙伟教授治疗DKD的经验第19-21页
            5.1 益肾健脾第19页
            5.2 清热利湿第19页
            5.3 活血化瘀第19-20页
            5.4 泄浊解毒第20-21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1-39页
    (一) 研究目的第21页
    (二) 病例来源第21页
    (三) 研究方法第21-28页
        1. 诊断标准第21-22页
            1.1 西医诊断标准第21-22页
            1.2 中医诊断标准第22页
        2. 纳入标准第22-23页
        3. 排除标准第23页
        4. 方案设计第23页
        5. 治疗方法第23-26页
            5.1 一般治疗第23-26页
            5.2 中医治疗第26页
        6. 观测指标第26-27页
        7. 疗效判定标准第27页
        8. 统计分析第27-28页
    (四) 结果第28-34页
        1. 患者一般资料第28-29页
        2.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第29-31页
        3. 治疗前后疾病疗效判定第31页
        4. 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第31-34页
    (五) 结论第34-35页
    (六) 讨论第35-38页
        1. DKD的中西医治疗现状第35页
        2.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延缓Scr上升、eGFR下降第35页
        3.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的组方分析第35-38页
    (七) 不足与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附录第43-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于“丹阳流行病学研究”探讨免疫机制与高血压及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