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1-17页 |
1.1.1 建筑节能的宏观背景 | 第11-14页 |
1.1.2 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1.2.1 我国寒冷地区 | 第17-19页 |
1.2.2 建筑能耗模拟 | 第19-20页 |
1.2.3 建筑节能整合设计 | 第20-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1-33页 |
1.3.1 基于定性分析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 第21-23页 |
1.3.2 基于能耗模拟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 第23-27页 |
1.3.3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新方法和新工具 | 第27-32页 |
1.3.4 总结与评价 | 第32-33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33-3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1.5 创新点和研究框架 | 第34-37页 |
1.5.1 创新点 | 第34-35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35-37页 |
第2章 国内外能耗模拟典型模型分析 | 第37-53页 |
2.1 国外研究 | 第37-46页 |
2.1.1 LBL美国商业建筑典型模型 | 第37-40页 |
2.1.2 DOE美国商业建筑基准模型 | 第40-42页 |
2.1.3 OFFICEproject欧洲既有办公建筑典型模型 | 第42-44页 |
2.1.4 DMU英国既有办公建筑典型模型 | 第44-46页 |
2.2 国内研究 | 第46-51页 |
2.3 分析与总结 | 第51-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寒冷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能耗模拟典型模型建构 | 第53-83页 |
3.1 典型模型的确立 | 第53-71页 |
3.1.1 空间与表皮设计参数 | 第54-58页 |
3.1.2 构造设计参数 | 第58-66页 |
3.1.3 HVAC系统参数 | 第66-67页 |
3.1.4 室内负荷参数 | 第67-69页 |
3.1.5 气象数据 | 第69-71页 |
3.2 结果验证 | 第71-78页 |
3.2.1 能耗计算范围 | 第71-72页 |
3.2.2 模型简化 | 第72-74页 |
3.2.3 结果校验 | 第74-78页 |
3.3 能耗特征分析 | 第78-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 第83-121页 |
4.1 敏感度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83-84页 |
4.2 空间节能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第84-92页 |
4.2.1 建筑朝向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85-86页 |
4.2.2 平面体量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86-88页 |
4.2.3 平面形状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88-90页 |
4.2.4 共享空间的敏感度分析 | 第90-91页 |
4.2.5 层高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91-92页 |
4.3 表皮节能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第92-100页 |
4.3.1 窗墙比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93-97页 |
4.3.2 遮阳系统的敏感度分析 | 第97-100页 |
4.4 构造节能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第100-106页 |
4.4.1 外墙构造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100-102页 |
4.4.2 屋面构造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102-103页 |
4.4.3 外窗构造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103-104页 |
4.4.4 气密性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104-106页 |
4.5 敏感度分析总结 | 第106-119页 |
4.5.1 点式典型模型 | 第106-111页 |
4.5.2 条式典型模型 | 第111-114页 |
4.5.3 针对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议 | 第114-11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5章 建筑节能整合设计方法和应用 | 第121-157页 |
5.1 建筑节能整合设计流程 | 第121-125页 |
5.1.1 多变量试验设计方法分析 | 第121-124页 |
5.1.2 多变量试验设计方法的优化应用 | 第124-125页 |
5.2 天津地区点式高层办公建筑的优化设计 | 第125-140页 |
5.2.1 设计要素的分解和筛选 | 第126-128页 |
5.2.2 多变量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128-131页 |
5.2.3 多变量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131-134页 |
5.2.4 确定节能优化设计方案 | 第134-140页 |
5.3 天津地区条式高层办公建筑的优化设计 | 第140-149页 |
5.3.1 设计要素的分解和筛选 | 第140-141页 |
5.3.2 多变量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141-143页 |
5.3.3 多变量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143-146页 |
5.3.4 确定节能优化设计方案 | 第146-149页 |
5.4 寒冷地区不同城市的点式优化设计方案对比 | 第149-1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6章 天津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整合设计工具 | 第157-169页 |
6.1 工具开发的思路和原则 | 第157-158页 |
6.1.1 工具开发的思路 | 第157-158页 |
6.1.2 工具开发的原则 | 第158页 |
6.2 变量的筛选与组合 | 第158-160页 |
6.3 能耗数据的计算 | 第160页 |
6.4 工具界面的设计 | 第160-164页 |
6.4.1 标题栏 | 第160-161页 |
6.4.2 输入窗口 | 第161页 |
6.4.3 输出窗口 | 第161-162页 |
6.4.4 解释 | 第162-164页 |
6.5 案例解析 | 第164-168页 |
6.5.1 项目概况 | 第164-165页 |
6.5.2 设计流程 | 第165-16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68-16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9-173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169-170页 |
7.2 研究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 | 第170-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3页 |
附录 | 第183-20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203-205页 |
致谢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