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死刑案件程序控制概述 | 第12-18页 |
(一)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概念 | 第12页 |
(二)我国死刑案件程序的特殊规定 | 第12-13页 |
(三)我国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1.我国死刑罪名及司法适用现状 | 第13页 |
2.我国短期内不可能废除死刑 | 第13-14页 |
3.刑法规定的死刑罪名会逐步缩减 | 第14-15页 |
(四)我国死刑案件程序控制的可行性 | 第15-18页 |
1.我国的死刑政策为死刑的程序控制创造了政策环境 | 第15页 |
2.我国司法改革实践为死刑程序控制打下了制度基础 | 第15页 |
3.人民法院处理死刑案件的经验使死刑程序控制落到实处 | 第15-18页 |
二、死刑案件程序控制比较 | 第18-20页 |
(一)联合国对死刑适用的程序性要求 | 第18页 |
(二)美国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 | 第18-19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死刑案件的程序控制 | 第19-20页 |
三、我国死刑案件程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30页 |
(一)对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不充分 | 第20-21页 |
1.死刑案件的被告人无法获得充分有效的辩护 | 第20-21页 |
2.未确立自动上诉制度,对被告人上诉权保护不周延 | 第21页 |
(二)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利益保障不充分 | 第21-24页 |
1.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被忽视 | 第21-23页 |
2.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民事赔偿不到位 | 第23-24页 |
(三)死刑案件的审理规则和审理期限问题 | 第24-25页 |
1.死刑案件的合议与评议规则不当 | 第24-25页 |
2.死刑案件的审理期限规定不尽合理 | 第25页 |
(四)死刑案件庭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证人出庭作证率低 | 第25-26页 |
2.量刑程序亟待完善 | 第26-27页 |
(五)社会协调机制不完善 | 第27-30页 |
1.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机制未建立 | 第27页 |
2.人民观审团制度亟待完善 | 第27-30页 |
四、我国死刑案件程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完善 | 第30-38页 |
(一)完善对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制度规定 | 第30-31页 |
1.确保被告人得到充分有效的辩护 | 第30-31页 |
2.明确规定死刑案件被告人自动上诉制度 | 第31页 |
(二)加大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保障 | 第31-33页 |
1.保障死刑案件被害人对刑事诉讼活动的参与权 | 第31-32页 |
2.扩大死刑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 第32-33页 |
(三)完善死刑案件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1.完善死刑案件的合议制度与评议规则 | 第33页 |
2.延长死刑案件的审理期限 | 第33-34页 |
(四)完善庭审程序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 | 第34-35页 |
1.完善并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规定 | 第34页 |
2.加大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工作的培训力度 | 第34页 |
3.完善对量刑证据及量刑辩论制度的规定 | 第34-35页 |
4.实现以庭审为中心审理模式转变 | 第35页 |
(五)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 | 第35-36页 |
1.建立死刑案件被害人救助制度 | 第35-36页 |
2.完善人民观审团制度 | 第36页 |
(六)关于死刑复核制度与死刑案件的三级终审制度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