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微电影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以传播学的角度为立足点,对微电影进行探讨研究第11页
        二、从营销层面与广告学方面,对微电影进行论述研究第11-12页
        三、从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层面,对微电影进行论述研究第12页
        四、结合新媒体语境以及未来发展基础上,对微电影进行论述研究第12页
        五、从创作与视听语言特点层面进行的研究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13-14页
    第四节 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4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4-15页
        二、调查研究法第15页
        三、个案研究法第15页
        四、比较分析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第16-31页
    第一节 新媒体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第二节 新媒体的特点分析第17-20页
        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传播内容的超文本化第17-18页
        二、传播主体多元化与受众大众化第18-19页
        三、信息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与实时性第19-20页
        四、信息的全球性和共享性第20页
    第三节 微电影的身份识别第20-22页
    第四节 微电影的发展背景第22-26页
        一、技术的更新和影视设备的普及第22-23页
        二、网络新媒体传播技术不断升级进步第23-24页
        三、营销方式的创新及环境政策的风云变换第24-25页
        四、“快文化”时代的到来及“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特点第25-26页
    第五节 微电影的形态特征第26-28页
        一、内容的多样性及题材的丰富性第26页
        二、“微时长与微周期”特征第26-27页
        三、“微成本与微投资”特征第27页
        四、“实效与互动性”特征第27-28页
    第六节 微电影的审美特征第28-31页
        一、叙事碎片化——时间与剪辑的艺术第28-29页
        二、叙事个体化——自由意识的觉醒第29页
        三、影像叙事平面化——由深入浅第29-31页
第三章 新媒体与微电影的互动关系第31-38页
    第一节 新媒体对微电影的作用第31-33页
        一、新媒体技术为微电影诞生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31页
        二、新媒体为微电影发展营造自由开放的传播环境第31-32页
        三、新媒体时代下受众“新”特点成为微电影发展的保证第32-33页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特质第33-36页
        一、传播内容广泛丰富——“微”言“大”意第33-34页
        二、传播主体全民参与——专业化与大众化并驾齐驱第34-35页
        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第35页
        四、传播方式互动性第35-36页
    第三节 微电影对新媒体的作用第36-38页
        一、满足了新媒体受众的需求——碎片化第36页
        二、丰富了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多样性第36-37页
        三、增加了新媒体传播平台的经济效益——盈利性第37-38页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的现状第38-46页
    第一节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微电影的历史演变第38-40页
        一、萌芽期第38页
        二、探索期第38-39页
        三、成长期第39-40页
        四、成熟期第40页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发展现状第40-43页
        一、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元第40-41页
        二、商业资本品牌定制,视频网站自制盛行第41-42页
        三、专业影视团队发力,传播平台多样第42-43页
    第三节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发展问题分析第43-46页
        一、准入门槛低,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第43-44页
        二、盈利渠道有限,过分依赖广告第44页
        三、播放渠道分散化,制度监管薄弱化第44-46页
第五章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发展趋势与策略第46-59页
    第一节 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第46-50页
        一、融合化第46-47页
        二、移动化第47-48页
        三、精品化第48页
        四、产业化第48-49页
        五、规范化第49-50页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发展策略第50-56页
        一、创新表现形式,提高内容质量第50-51页
        二、实现文化联合,提高文化内涵第51页
        三、扩展传播渠道,建立自主平台第51-53页
        四、营造品牌形象,规范广告营销第53-54页
        五、推动产业化进程,丰富盈利方式第54-55页
        六、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制度引导第55-56页
    第三节 新媒体下的“新”思考第56-59页
        一、微电影与新旧媒体第56-57页
        二、微电影的“新”思考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运用--以黄渤电影表演为例
下一篇:主持人汪涵的语用策略研究--以《天天向上》和《越策越开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