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卧螺离心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转鼓锥角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6页
表清单第1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5页
    1.1 课题来源第17页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7-20页
        1.2.1 卧螺离心机的主要构成及工作原理第18-19页
        1.2.2 国内外卧螺离心机发展现状第19-20页
    1.3 国内外离心机流体力学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3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卧螺离心机分离液特性研究第25-33页
    2.1 离心分离液的物料特征研究第25-28页
        2.1.1 悬浮液特性分析第25-26页
        2.1.2 固体颗粒特性分析第26-28页
    2.2 离心力场的基本特征研究第28-31页
        2.2.1 离心力和分离因数第29-30页
        2.2.2 柯氏力第30页
        2.2.3 离心液压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卧螺离心机分离场流体动力学研究第33-47页
    3.1 旋转流场研究的方法第33-34页
    3.2 离心力场基本运动模型的建立第34-41页
        3.2.1 离心力场中连续性方程的确定第34-37页
        3.2.2 离心机分离场中欧拉平衡方程的推导第37-39页
        3.2.3 回转坐标系中奈维-斯托克斯方程推导第39-41页
    3.3 分离场液流流动分析第41-45页
        3.3.1 不考虑螺旋推料器影响时层流方程第42-44页
        3.3.2 考虑螺旋推料器影响时层流方程推导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卧螺离心机分离场压力规律模拟分析第47-59页
    4.1 仿真过程第47-48页
        4.1.1 FLUENT仿真软件简介第47-48页
        4.1.2 仿真流程第48页
    4.2 卧螺离心机网格划分第48-49页
        4.2.1 网格结构划分第48-49页
        4.2.2 数值耗散第49页
    4.3 卧螺离心机几何建模第49-50页
    4.4 边界条件确定第50-52页
        4.4.1 入口边界条件第50-51页
        4.4.2 湍流模型κ和ε的确定第51页
        4.4.3 出口边界条件第51-52页
        4.4.4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第52页
    4.5 网格划分第52-53页
    4.6 离心分离场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第53-57页
        4.6.1 离心场总体压力分布研究第54-55页
        4.6.2 离心机动压力场分布研究第55-56页
        4.6.3 离心机静压力场分布研究第56-57页
    4.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离心分离场速度仿真分析第59-79页
    5.1 整体速度分布研究第59-62页
    5.2 轴向速度研究第62-66页
    5.3 径向速度研究第66-68页
    5.4 周向速度分布研究第68-71页
        5.4.1 模拟数据与计算数据的比较第69-70页
        5.4.2 入口流速、转鼓转速和液层深度对ω_0/ω的影响第70-71页
    5.5 分离场中固粒运动分析第71-77页
        5.5.1 分离场中固粒运动研究第72-75页
        5.5.2 仿真结果分析第75-77页
    5.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离心机转鼓锥角参数优化设计第79-93页
    6.1 单锥度转鼓不同锥角建模第79-82页
        6.1.1 几何模型建模及网格划分第79-82页
        6.1.2 边界条件第82页
    6.2 单锥角分离规律研究第82-87页
        6.2.1 不同锥角时数值模拟第82-83页
        6.2.2 分离液固粒直径对脱水后含湿率的影响第83-87页
    6.3 双锥角转鼓结构研究第87-92页
        6.3.1 双锥角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第87-90页
        6.3.2 双锥角转鼓分离效果研究第90-91页
        6.3.3 双锥角转鼓不同锥度配比研究第91-92页
    6.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3-95页
    7.1 主要结论第93-94页
    7.2 创新点第94页
    7.3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作者简介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沦陷时期保定商会研究
下一篇: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