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耳鼻咽喉科学论文--鼻科学、鼻疾病论文--鼻窦疾病论文

慢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开窗方式的选择与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综述第14-27页
    1.1 上颌窦炎外科治疗手段的演变第14-15页
    1.2 近年来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的进展第15-18页
        1.2.1 上颌窦口的开放范围第16页
        1.2.2 当今临床医生对鼻内镜下上颌窦口处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第16-18页
    1.3 鼻内镜手术后鼻粘膜转归相关研究进展第18-27页
        1.3.1 正常鼻窦粘膜组织学第19页
        1.3.2 慢性鼻窦炎病人鼻-鼻窦粘膜组织学及病理生理学变化第19-20页
        1.3.3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鼻窦粘膜的转归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2章 绪论第27-30页
    2.1 研究背景第27-28页
    2.2 理论和实际意义第28页
    2.3 研究现状第28-29页
    2.4 研究思路第29页
    2.5 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第29-30页
第3章 资料和方法第30-35页
    3.1 病例选择第30页
    3.2 方法第30-35页
        3.2.1 分组第30-31页
        3.2.2 围手术期治疗第31页
        3.2.3 术前评估第31-33页
        3.2.4 手术方法第33页
        3.2.5 术后观察及评价方法第33-34页
        3.2.6 统计学处理第34-35页
第4章 结果第35-38页
    4.1 术后疗效观察第35-37页
        4.1.1 术后症状评估采用SNOT-20第35页
        4.1.2 术后鼻内镜评估采用Lund-Kennedy 评分标准第35-36页
        4.1.3 术后6 个月时粘液纤毛传输功能的观察第36页
        4.1.4 术后6 个月时粘液纤毛传输途径的观察第36-37页
    4.2 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第37-38页
        4.2.1 鼻腔粘连第37页
        4.2.2 眶周瘀斑第37页
        4.2.3 上颌窦口闭锁第37页
        4.2.4 下鼻道开窗闭锁第37-38页
第5章 讨论第38-46页
    5.1 上颌窦手术的解剖学要点第38-40页
        5.1.1 钩突、鼻囟门和上颌窦自然口的关系第38-39页
        5.1.2 鼻囟门的边界及钩突的变异第39页
        5.1.3 下鼻道及鼻泪管第39-40页
    5.2 围手术期常规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第40页
    5.3 上颌窦内病变轻者,窦口开放1CM 以内即可,不可过度开窗第40-41页
    5.4 上颌窦内病变严重者,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更有利于通气引流第41-42页
    5.5 手术技巧第42页
    5.5 钩突的切除和上颌窦口的识别第42-44页
        5.5.1 钩突的切除和上颌窦口的识别第42页
        5.5.2 上颌窦口及副口的处理第42-43页
        5.5.3 注意保护窦口下缘粘膜第43-44页
    5.6 术后术腔的处理措施第44-45页
    5.7 术后上颌窦口闭锁的原因分析第45-46页
第6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后记和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螺旋CTA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硼灰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