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TMEM59和TMEM59L的转录信号、亚细胞定位及功能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目录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0页
    1.1 TMEM59 和 TMEM59L 基因的结构特征第14-15页
    1.2 TMEM59 和 TMEM59L 基因的转录和分布第15-17页
    1.3 TMEM59 和 TMEM59L 蛋白质的组成和特性第17-22页
    1.4 TMEM59 和 TMEM59L 的同源性分析第22-23页
    1.5 TMEM59 和 TMEM59L 蛋白质结构分析第23-24页
    1.6 TMEM59 和 TMEM59L 系统生物学分析第24-26页
    1.7 TMEM59 和 TMEM59L 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1.8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第28-32页
        1.8.1 神经干细胞介绍第28-30页
        1.8.2 细胞因子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第30-31页
        1.8.3 Sirtuin 基因家族的作用第31-32页
    1.9 APP 蛋白加工和运输的研究第32-40页
第二章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 C17.2 NSCs 的影响第40-70页
    2.1 实验材料第40-45页
        2.1.1 实验仪器第40-41页
        2.1.2 实验动物、菌株、细胞第41页
        2.1.3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41-42页
        2.1.4 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第42-43页
        2.1.5 细胞实验用试剂的配制第43-45页
    2.2 实验方法第45-52页
        2.2.1 Real-time PCR 引物第45-46页
        2.2.2 组织总 RNA 的提取和反转录 PCR第46-47页
        2.2.3 普通 PCR第47-48页
        2.2.4 Real-time PCR 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第48-49页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49页
        2.2.6 Nicotinamide 和 TSA 作用 C17.2NSCs第49-50页
        2.2.7 药物作用下溶酶体的变化第50页
        2.2.8 DAPI 染色法第50页
        2.2.9 SDS-PAGE 蛋白电泳第50-51页
        2.2.10 Western Blot 检测第51-52页
        2.2.11 统计方法第52页
    2.3 结果第52-64页
        2.3.1 TMEM59 和 TMEM59L 存在不同的转录分布第52-54页
        2.3.2 Nicotinamide 和 TSA 抑制 C17.2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第54页
        2.3.3 C17.2 神经干细胞形态的影响第54-55页
        2.3.4 溶酶体在 C17.2 神经干细胞中的定位第55-56页
        2.3.5 Nicotinamide 和 TSA 促进 C17.2 神经干细胞凋亡第56-58页
        2.3.6 sirtuin 家族的转录和调节第58-62页
        2.3.7 Nicotinamide 和 TSA 对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第62-64页
    2.4 讨论第64-70页
第三章 TMEM59 和 TMEM59L 的定位和功能第70-106页
    3.1 实验材料第70-77页
        3.1.1 实验仪器第70-71页
        3.1.2 实验动物、菌株、细胞株和质粒第71-72页
        3.1.3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72-74页
        3.1.4 实验室常用试剂的配制第74-76页
        3.1.5 细胞实验用试剂的配制第76-77页
    3.2 实验方法第77-86页
        3.2.1 多个基因的引物设计第77-78页
        3.2.2 DNA 连接反应第78-79页
        3.2.3 质粒的转化第79页
        3.2.4 阳性菌落的鉴定第79-80页
        3.2.5 质粒的抽提第80-81页
        3.2.6 酶切和测序第81页
        3.2.7 细胞株 Hek293T 的培养第81-82页
        3.2.8 质粒转染 Hek293T 细胞第82页
        3.2.9 细胞器染色第82-83页
        3.2.10 DAPI 染色法第83页
        3.2.11 不同质粒的共转染细胞第83-84页
        3.2.12 细胞总蛋白的抽提第84-85页
        3.2.13 SDS-PAGE 蛋白电泳第85页
        3.2.14 Western Blot 检测第85-86页
    3.3 结果第86-102页
        3.3.1 TMEM59 定位到囊泡状结构第86-89页
        3.3.2 TMEM59 定位到溶酶体等酸性囊泡第89-90页
        3.3.3 TMEM59L 定位到囊泡状结构第90-93页
        3.3.4 TMEM59L 缺失突变影响 TMEM59L 的定位第93-95页
        3.3.5 TMEM59L 定位在溶酶体等酸性囊泡第95页
        3.3.6 TMEM59 和 TMEM59L 共定位第95-96页
        3.3.7 TMEM59 和 TMEM59L 增加 APP 蛋白在细胞中的水平第96-97页
        3.3.8 TMEM59 和 TMEM59L 影响 GDI1 在细胞中的水平第97-99页
        3.3.9 TMEM59 和 TMEM59L 影响 GDI2 在细胞中的水平第99-101页
        3.3.10 TMEM59 和 TMEM59L 对 BACE2 的影响第101-102页
    3.4 讨论第102-106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106-108页
    4.1 结论第106-107页
    4.2 展望第107-108页
附录第10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7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高分子及多肽修饰的碳酸钙共沉淀基因及药物传递体系研究
下一篇:电阻抗体层成像(EIT)技术对自发性脑出血实时监护的可行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