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住区安全的重要性 | 第8页 |
1.1.2 住区空间环境规划在预防犯罪方面的作用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9-10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2.2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2 课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住区空间环境安全研究综述 | 第14-23页 |
2.1 住区空间防卫规划的发展历程 | 第14-18页 |
2.1.1 关于国外 | 第14-16页 |
2.1.2 关于国内 | 第16-18页 |
2.2 住区空间环境类型(传统与现代住区空间环境对比) | 第18-20页 |
2.2.1 传统的住区空间环境类型 | 第18-19页 |
2.2.2 现代的住区空间环境类型 | 第19-20页 |
2.3 住区空间安全防卫现状及问题 | 第20-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住区空间环境对人的心理及犯罪动机的影响 | 第23-32页 |
3.1 从环境心理学方面看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第23-27页 |
3.1.1 人类行为的特点及心理空间 | 第23-24页 |
3.1.2 空间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或者约束 | 第24-25页 |
3.1.3 空间环境对犯罪条件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 空间环境对犯罪动机的增大或弱化作用 | 第27-31页 |
3.2.1 空间环境对犯罪动机的增大作用 | 第27-29页 |
3.2.2 空间环境对犯罪可能性的降低 | 第29-31页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住区空间环境与犯罪 | 第32-53页 |
4.1 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剖析 | 第32-36页 |
4.1.1 住区空间环境的组成要素 | 第32-35页 |
4.1.2 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元素 | 第35-36页 |
4.2 住区空间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4.3 住区空间中存在的犯罪形式及特点 | 第37-38页 |
4.4 西安市各城区犯罪案件分布分析 | 第38-39页 |
4.5 对西安市四城区进行分析 | 第39-50页 |
4.5.1 对雁塔区——住区分析 | 第39-41页 |
4.5.2 对碑林区——住区分析 | 第41-45页 |
4.5.3 对新城区——住区分析 | 第45-48页 |
4.5.4 对莲湖区——住区分析 | 第48-50页 |
4.6 (住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环境特征与犯罪的关系 | 第50-51页 |
4.7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住区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 | 第53-65页 |
5.1 住区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准则 | 第53-55页 |
5.2 住区道路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 | 第55-57页 |
5.3 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 | 第57-59页 |
5.4 住区建筑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 | 第59-60页 |
5.5 住区地下空间环境安全规划设计 | 第60-61页 |
5.6 住区照明环境规划设计 | 第61-63页 |
5.7 住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 | 第63-64页 |
5.8 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