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立法背景 | 第11-13页 |
(一)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立法的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立法的现实基础 | 第12-13页 |
二、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司法现状 | 第13-21页 |
(一)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构造 | 第13-14页 |
(二)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现行的司法解释 | 第14-19页 |
1. 单位非法为他人向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行为以及居间介绍骗购外汇行为 | 第14-15页 |
2. 出版其他出版物会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后果的行为以及违反主体资格要求而从事出版业务的行为 | 第15-16页 |
3. 未经许可而经营电信业务的行为 | 第16页 |
4. 非法传销行为 | 第16页 |
5. 生产、销售有害饲料及动物饮用水的行为 | 第16-17页 |
6. 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行为 | 第17页 |
7. 非法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行为、私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为 | 第17-18页 |
8. 私自发行、销售彩票行为 | 第18页 |
9. 私自发行基金份额的行为 | 第18-19页 |
(三)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在司法实务中的应用情况 | 第19-21页 |
1. 贩卖“六合彩报”的行为 | 第19页 |
2. 民间借贷行为 | 第19-20页 |
3. 非法销售小产权房的行为 | 第20页 |
4. 无证群发短信的行为 | 第20-21页 |
三、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理论困境 | 第21-26页 |
(一) 罪刑法定主义的偏离 | 第21-24页 |
1. 兜底条款立法缺乏明确性 | 第22-23页 |
2. 有违禁止“事后法”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二) 刑法保障功能的错位 | 第24-25页 |
(三) 刑罚权有滥用之嫌 | 第25-26页 |
四、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现实难题 | 第26-28页 |
(一) 司法解释的不合理扩张 | 第26-27页 |
(二) 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违背 | 第27-28页 |
五、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在司法中的正确适用 | 第28-35页 |
(一)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在司法认定中应坚持的原则 | 第28-30页 |
1. 恪守罪刑法定原则,坚持体系解释 | 第28-30页 |
2. 遵循刑法谦抑原则,慎用刑罚权 | 第30页 |
(二) 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司法适用的范围 | 第30-35页 |
1. 明晰“违反国家规定”的界限 | 第31-32页 |
2.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解析 | 第32-33页 |
3. 明确“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界定 | 第33-35页 |
余论: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存与废 | 第35-37页 |
(一) 废除论的观点 | 第35页 |
(二) 保留论的观点 | 第35-36页 |
(三) 本文观点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