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与概念误区 | 第16-18页 |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第18页 |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第18-19页 |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论 | 第19-20页 |
·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集群理论 | 第20页 |
·波特为代表的新竞争经济学集群理论 | 第20-21页 |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3. 产业集群与汽车产业 | 第23-29页 |
·汽车产业的定义界定 | 第23页 |
·汽车产业集群化的优势 | 第23-24页 |
·国外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国内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4. 安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50页 |
·当前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 | 第29-36页 |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最新趋势 | 第29-32页 |
·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及形势 | 第32-36页 |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第36-38页 |
·基于波特"钻石体系"分析安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 | 第38-45页 |
·生产要素条件 | 第39-40页 |
·需求要素条件 | 第40-43页 |
·相关支持性产业 | 第43-44页 |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 第44页 |
·政府和机遇 | 第44-45页 |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评价 | 第45页 |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状况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产业集群的区位商系数LQ(Location Quotient)分析 | 第45-47页 |
·通过基尼系数对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分析 | 第47-50页 |
5.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0-55页 |
·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集群内核心企业竞争力不强,自主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 第50页 |
·总量规模小,集群内企业间产品交叉趋同 | 第50-51页 |
·集群产业外向度低,尚未有机融入世界汽车制造体系 | 第51页 |
·集群内管理体制、政策支持力度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第51页 |
·零部件工业落后于整车的发展,钢铁、电子等汽车相产业发展滞后 | 第51-52页 |
·对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 第52-55页 |
·加速汽车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汽车整车竞争能力 | 第52页 |
·进行汽车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 | 第52-53页 |
·全面扩大对外合作,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 | 第53页 |
·集中力量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发展集群内汽车服务贸易 | 第53-54页 |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