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概述 | 第10-14页 |
| (一)犯罪对象 | 第10-11页 |
| (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的一般特征 | 第11-13页 |
| (三)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视角的确立 | 第13-14页 |
| 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4-18页 |
| (一)英美法系立法模式 | 第14-16页 |
| (二)大陆法系立法模式 | 第16-17页 |
| (三)我国立法模式 | 第17-18页 |
| 三、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客观行为的关系 | 第18-25页 |
| (一)本罪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 第18-22页 |
| (二)本罪犯罪对象与客观伪造行为 | 第22-25页 |
| 四、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的司法认定 | 第25-36页 |
| (一)国家机关的范畴 | 第25-29页 |
| (二)国家机关公文 | 第29-32页 |
| (三)国家机关证件 | 第32-34页 |
| (四)国家机关印章 | 第34-36页 |
| 五、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象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 | 第36-40页 |
| (一)立法缺陷 | 第36-38页 |
| (二)立法完善建议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