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问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4-16页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需要向读者交代的与论文有关的其他问题 | 第17-18页 |
1.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内涵 | 第18-22页 |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18-19页 |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19-20页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违法认定 | 第20-21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界定 | 第21-22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殊性 | 第22-25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22-24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功能 | 第25-27页 |
2.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比较研究 | 第27-34页 |
·有关国家(地区)立法比较 | 第27-30页 |
·赔偿标准的规定及评价 | 第27-29页 |
·损失范围的界定及分析 | 第29-30页 |
·归责原则的适用比较 | 第30页 |
·有关国家(地区)损害赔偿责任借鉴 | 第30-34页 |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 | 第31-32页 |
·过错是否作为归责原则及启示 | 第32-34页 |
3. 我国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现状、问题 | 第34-36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现状 | 第34-35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弊端及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问题带来的弊端 | 第36-37页 |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7-39页 |
4. 我国滥用行为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 | 第39-50页 |
·适用的归责原则 | 第39-40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损失范围 | 第40-42页 |
·直接损失 | 第40-41页 |
·间接损失 | 第41-42页 |
·赔偿主体与索赔主体 | 第42-45页 |
·赔偿主体 | 第42-44页 |
·索赔主体 | 第44-45页 |
·滥用行为损害赔偿数额 | 第45-48页 |
·损害赔偿标准 | 第45-46页 |
·损失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相关制度、措施 | 第48-50页 |
·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制约措施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