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7页 |
1.2.1 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1.2.2 地物红外辐射特征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 | 第13-16页 |
1.2.4 红外图像增强处理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地物红外辐射物理基础 | 第19-36页 |
2.1 地物与外界能量交换 | 第19-24页 |
2.1.1 地表吸收的能量 | 第20-23页 |
2.1.2 地表自身辐射 | 第23页 |
2.1.3 地表热通量 | 第23-24页 |
2.2 地表热平衡温度场模型 | 第24-29页 |
2.2.1 典型地表的显热和潜热通量 | 第24-27页 |
2.2.2 地表温度场模型数值法求解 | 第27-29页 |
2.3 模型算法的验证及模型参数统计分析 | 第29-35页 |
2.3.1 模型数值法求解验证 | 第29-32页 |
2.3.2 模型温度分布拟合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典型地物红外波谱特性分析 | 第36-46页 |
3.1 典型地物红外波谱测量 | 第36-40页 |
3.1.1 测量要求 | 第36-37页 |
3.1.2 地物波谱测量 | 第37-40页 |
3.2 典型地物波谱特性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3.2.1 不同地物类型的波谱特性 | 第40-42页 |
3.2.2 不同时间地物波谱特性 | 第42-43页 |
3.2.3 不同位置地物的波谱特性 | 第43页 |
3.3 典型地物波谱特性影响因子分析 | 第43-45页 |
3.3.1 光照因子影响 | 第43-44页 |
3.3.2 大气因子影响 | 第44-45页 |
3.3.3 地物因子影响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及增强处理 | 第46-70页 |
4.1 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4.2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 | 第47-52页 |
4.2.1 BP 神经网络 | 第47-49页 |
4.2.2 中值滤波预处理 | 第49-50页 |
4.2.3 改进的 BP 神经网络校正算法 | 第50页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4.3 红外图像增强处理 | 第52-64页 |
4.3.1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增强 | 第53-54页 |
4.3.2 基于小波变换增强 | 第54-56页 |
4.3.3 基于多尺度 Retinex 增强 | 第56-57页 |
4.3.4 基于模糊最大熵增强 | 第57-60页 |
4.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4.4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 | 第64-69页 |
4.4.1 基于 Fisher 准则的目标检测 | 第64-67页 |
4.4.2 基于区域增长法的目标检测 | 第67-68页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