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缩略词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9页 |
1.1 实验流程 | 第13-14页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1.3 实验试剂 | 第15-16页 |
1.3.1 DNA提取相关试剂 | 第15页 |
1.3.2 SNP分型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1.3.3 实验所用特殊试剂 | 第16页 |
1.4 实验中所用分析软件(ILLUMINA,2008) | 第16页 |
1.5 方法 | 第16-28页 |
1.5.1 实验对象 | 第16-17页 |
1.5.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17页 |
1.5.3 DNA抽提方法 | 第17-18页 |
1.5.4 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选择 | 第18-21页 |
1.5.5 基因分型 | 第21-28页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29-36页 |
2.1 样本检测情况 | 第29页 |
2.2 入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 | 第29-30页 |
2.3 筛选出的SNP基因型在耐药组和敏感组中的分布情况 | 第30-34页 |
2.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6-42页 |
3.1 耐药性癫痫的新定义 | 第36-37页 |
3.2 耐药性癫痫的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 | 第37页 |
3.3 抗癫痫药物耐药的机制 | 第37-38页 |
3.4 CACNA1A、CACNA1C、CACNA1H基因与耐药性癫痫 | 第38-42页 |
3.4.1 本研究18个SNP影响基因功能的可能机制 | 第38-39页 |
3.4.2 CACNA1A、CACNA1C、CACNA1H基因的功能 | 第39页 |
3.4.3 钙超载与耐药性癫痫 | 第39-40页 |
3.4.4 本研究“阴性”结果的可能原因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综述 | 第4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