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立法后评估的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12-13页
2 立法后评估制度概述第13-19页
    2.1 “立法后评估”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2.2 立法后评估与执法检查的异同第14-15页
    2.3 立法后评估的基本原则与价值意义第15-19页
        2.3.1 立法后评估的基本原则第15-16页
        2.3.2 评估的意义第16-19页
3 国外立法后评估的考察第19-26页
    3.1 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沿革和现状第19-21页
        3.1.1 英国立法后评的实施主体第20页
        3.1.2 实施时间的长短是英国评估对象选择的重要依据第20页
        3.1.3 英国“磋商-审查-分析”的评估程序第20-21页
    3.2 瑞士的立法后评估第21-22页
        3.2.1 瑞士立法后评估的沿革第21页
        3.2.2 瑞士立法后评估的现状及特点第21-22页
    3.3 日本的立法后评估沿革第22-26页
        3.3.1 日本立法后评估的沿革第22-24页
        3.3.2 日本立法后评估的特色第24-26页
4 国内立法后评估的现状分析第26-32页
    4.1 国内立法后评估现状第26页
        4.1.1 法律冲突促进立法后评估的出现第26页
        4.1.2 目前国内立法后评估的情况第26页
    4.2 主要内容第26-29页
        4.2.1 立法后评估主体第26-27页
        4.2.2 立法后评估对象第27-28页
        4.2.3 立法后评估标准第28-29页
        4.2.4 立法后评估方式方法第29页
    4.3 目前国内立法后评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2页
        4.3.1 立法机关的“自我评估”影响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第30-31页
        4.3.2 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评估对象数量较少第31页
        4.3.3 评估方式缺少科学性第31页
        4.3.4 缺少专项经费保障第31-32页
5 国内评估工作的体系完善第32-40页
    5.1 针对现有评估机制的完善第32-37页
        5.1.1 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机制第32-33页
        5.1.2 科学的选择评估对象第33-36页
        5.1.3 立法后评估应引入“成本”标准第36页
        5.1.4 改进立法后评估活动的实施方式方法第36-37页
    5.2 关于立法后评估的几点建议第37-40页
        5.2.1 建立法律法规规章“有效期体制”第37页
        5.2.2 加强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合作,深入开展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第37页
        5.2.3 加强制度化建设第37-38页
        5.2.4 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素质第38页
        5.2.5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立法后评估重要性的认识第38页
        5.2.6 建立健全评估信息资料收集系统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microRNAs的分析及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