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美学研究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9-31页 |
第一章 周秦侠客的诞生 | 第31-70页 |
一、周秦文化的养成 | 第32-40页 |
(一) 商周封建与中原文化圈的建立 | 第32-34页 |
(二) 先秦文化的养成 | 第34-38页 |
(三) 士的文化 | 第38-40页 |
二、周秦英雄史观与侠士的出场 | 第40-49页 |
(一) 英雄与国家 | 第41-43页 |
(二) 侠义英雄的出场 | 第43-47页 |
(三) 侠客与周秦社会转型 | 第47-49页 |
三、先秦侠士与审美 | 第49-61页 |
(一) 士阶层的崛起 | 第50-53页 |
(二) 侠士的养成 | 第53-56页 |
(三) 先秦侠义之美 | 第56-59页 |
(四) 先秦侠客的历史局限 | 第59-61页 |
四、春秋侠客与周秦文化 | 第61-70页 |
(一) 侠与儒、道、墨 | 第62-65页 |
(二) 侠与法家 | 第65-68页 |
(三) 周秦文明遗产与华夏美学 | 第68-70页 |
第二章 两汉至唐宋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70-115页 |
一、侠客与江湖文化 | 第71-80页 |
(一) 江湖释义 | 第71-77页 |
(二) 中国历史的隐性结构:江湖——庙堂社会 | 第77-80页 |
二、侠客历史与文化变迁 | 第80-88页 |
(一) 汉朝侠客与政治 | 第80-83页 |
(二) 侠客的儒家化 | 第83-86页 |
(三) 东汉侠客的重生与凋敝 | 第86-88页 |
三、汉朝的侠客美学 | 第88-95页 |
(一) 司马迁开创了侠客美学 | 第88-90页 |
(二) 司马迁侠客美学思想特点 | 第90-94页 |
(三) 汉朝的终结与侠客美学的递进 | 第94-95页 |
四、魏晋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95-104页 |
(一) 魏晋文化与游侠诗的兴起 | 第96-100页 |
(二) 南北朝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100-104页 |
五、唐宋以来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104-115页 |
(一) 隋唐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104-109页 |
(二) 两宋的武林江湖 | 第109-115页 |
第三章 元、明、清侠客文化与美学 | 第115-136页 |
一、江湖与海洋的砥砺 | 第116-122页 |
(一) 海洋与中国 | 第116-117页 |
(二) 中国的海上侠客 | 第117-119页 |
(三) 近代江湖与海洋 | 第119-122页 |
二、元、明、清文艺与侠客美学 | 第122-131页 |
(一) 元代侠客文艺与美学 | 第122-124页 |
(二) 明清侠义小说与侠客文化 | 第124-128页 |
(三) 清代的侠义公案小说 | 第128-131页 |
三、近代侠客文化的美学反思 | 第131-136页 |
(一) 近代世界与侠客文化变迁 | 第131-133页 |
(二) 历史周期、侠文化和美学 | 第133-136页 |
第四章 现代侠客美学与“新武侠”反思 | 第136-173页 |
一、20世纪中国侠客与革命文艺 | 第137-147页 |
(一) 庙堂与侠客 | 第137-140页 |
(二) 百日维新与侠客 | 第140-144页 |
(三) 辛亥革命与侠客 | 第144-145页 |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侠客精神 | 第145-147页 |
二、20世纪侠客文艺及港台新武侠的崛起 | 第147-164页 |
(一) 民国初年的侠客文艺 | 第148-150页 |
(二) 港台新武侠文艺的兴起 | 第150-153页 |
(三) 金庸小说的美学魅力 | 第153-160页 |
(四) 香港武侠电影对新武侠文化的影响 | 第160-161页 |
(五) 多媒体艺术与侠客美学 | 第161-164页 |
三、侠客、骑士与武士 | 第164-173页 |
(一) 侠客与骑士 | 第164-167页 |
(二) 侠客与武士 | 第167-171页 |
(三) 武功与决斗 | 第171-173页 |
第五章 侠客美学的意义 | 第173-206页 |
一、侠客美学内涵 | 第174-184页 |
(一) 侠与美 | 第174-179页 |
(二) 侠客美学分析 | 第179-184页 |
二、侠客美学及特质 | 第184-192页 |
(一) 中国独特人文地理与历史的产物 | 第184-186页 |
(二) 高扬个体性自由精神与抵抗意志 | 第186-187页 |
(三) 推崇与仁义相结合的勇敢精神 | 第187-188页 |
(四) 具有潜在的大众文化批判性 | 第188-189页 |
(五) 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补充 | 第189-191页 |
(六) 代表了一种普适性文明精神 | 第191-192页 |
三、当代侠客文化的反思和美学意义 | 第192-206页 |
(一) 当代侠客文化的理性反思 | 第192-196页 |
(二) 侠客文化与江湖亚文化 | 第196-198页 |
(三) 当代侠客艺术与全球化 | 第198-202页 |
(四) 侠客艺术与美学的当代价值 | 第202-206页 |
结语 | 第206-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20页 |
后记 | 第220-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