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对土地用途管制的再认识 | 第13-14页 |
·土地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关系 | 第14-18页 |
·制度与制度绩效研究 | 第18-19页 |
·土地用途管制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36页 |
·相关概念的分析界定 | 第23-28页 |
·土地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外部性 | 第24-26页 |
·管制 | 第26-27页 |
·土地用途管制 | 第27-2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竞投地租理论 | 第28-30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30-3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33页 |
·土地用途管制的耕地保护机理 | 第33-36页 |
·直接管制机理 | 第33-34页 |
·税费制度管理 | 第34页 |
·产权安排机理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陕西省耕地减少去向及驱动力分析 | 第36-49页 |
·陕西省土地资源现状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陕西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第37-42页 |
·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态势 | 第37页 |
·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 第37-40页 |
·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及动态变化 | 第40-42页 |
·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42-49页 |
·自然因素 | 第42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42-46页 |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绩效的规范分析 | 第49-58页 |
·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保护经济绩效分析 | 第49-55页 |
·社会总福利损益分析模型 | 第49-52页 |
·土地经济收益分析 | 第52-53页 |
·外部性处理绩效分析 | 第53-55页 |
·社会和生态绩效分析 | 第55-58页 |
·耕地保护社会绩效分析 | 第55页 |
·政府土地行政绩效 | 第55-56页 |
·生态环境保护绩效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陕西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实证分析 | 第58-66页 |
·虚拟变量和虚拟变量模型 | 第58-59页 |
·虚拟变量的性质 | 第58页 |
·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 | 第58-59页 |
·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和原则 | 第59页 |
·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 第59-66页 |
·基于GDP 的分析 | 第61-62页 |
·基于城市化率的分析 | 第62-64页 |
·基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分析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结论 | 第66页 |
·影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绩效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66-69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6-67页 |
·对策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