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熔石英团簇结构及光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熔石英紫外激光损伤机制第15-23页
    2.1 熔石英材料的本征损伤第15-16页
    2.2 熔石英材料的缺陷损伤第16-18页
    2.3 熔石英材料辐射诱导点缺陷结构特征第18-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3-35页
    3.1 第一性原理第23页
    3.2 薛定谔方程第23-26页
    3.3 绝热近似第26-27页
    3.4 密度泛函理论第27-32页
        3.4.1 Hohenberg-Kohn定理:多体理论第27-28页
        3.4.2 Kohn-Sham方程:有效单体体理论第28-29页
        3.4.3 交换关联泛函第29-31页
        3.4.4 自洽场(SCF)计算第31-32页
    3.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32-34页
        3.5.1 Runge-Gross定理第32页
        3.5.2 含时Kohn-Sham方程第32-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熔石英团簇中NBOHC-E'缺陷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第35-42页
    4.1 熔石英团簇模型第35-36页
    4.2 NBOHC-E'缺陷的几何结构优化第36-37页
    4.3 熔石英团簇尺寸效应第37页
    4.4 NBOHC-E'缺陷的平衡构型第37-38页
    4.5 NBOHC-E'缺陷的电子结构第38-40页
    4.6 NBOHC-E'缺陷的光学性质第40-41页
    4.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熔石英团簇中ODC缺陷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第42-52页
    5.1 ODC缺陷团簇模型第42-44页
    5.2 ODC缺陷的几何结构优化第44页
    5.3 ODC(Ⅰ)缺陷的平衡构型第44-45页
    5.4 ODC(Ⅰ)缺陷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第45-47页
    5.5 ODC(Ⅰ)缺陷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第47-49页
    5.6 熔石英团簇中氧空位缺陷的光致还原转换机制第49-50页
    5.7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5页
    6.1 总结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DLIF系统扫描运动机构设计及分析
下一篇:考虑泵浦空间分布的DPAL速率方程的分析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