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熔石英紫外激光损伤机制 | 第15-23页 |
2.1 熔石英材料的本征损伤 | 第15-16页 |
2.2 熔石英材料的缺陷损伤 | 第16-18页 |
2.3 熔石英材料辐射诱导点缺陷结构特征 | 第18-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23-35页 |
3.1 第一性原理 | 第23页 |
3.2 薛定谔方程 | 第23-26页 |
3.3 绝热近似 | 第26-27页 |
3.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7-32页 |
3.4.1 Hohenberg-Kohn定理:多体理论 | 第27-28页 |
3.4.2 Kohn-Sham方程:有效单体体理论 | 第28-29页 |
3.4.3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9-31页 |
3.4.4 自洽场(SCF)计算 | 第31-32页 |
3.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32-34页 |
3.5.1 Runge-Gross定理 | 第32页 |
3.5.2 含时Kohn-Sham方程 | 第32-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熔石英团簇中NBOHC-E'缺陷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 第35-42页 |
4.1 熔石英团簇模型 | 第35-36页 |
4.2 NBOHC-E'缺陷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36-37页 |
4.3 熔石英团簇尺寸效应 | 第37页 |
4.4 NBOHC-E'缺陷的平衡构型 | 第37-38页 |
4.5 NBOHC-E'缺陷的电子结构 | 第38-40页 |
4.6 NBOHC-E'缺陷的光学性质 | 第40-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熔石英团簇中ODC缺陷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 第42-52页 |
5.1 ODC缺陷团簇模型 | 第42-44页 |
5.2 ODC缺陷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44页 |
5.3 ODC(Ⅰ)缺陷的平衡构型 | 第44-45页 |
5.4 ODC(Ⅰ)缺陷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第45-47页 |
5.5 ODC(Ⅰ)缺陷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第47-49页 |
5.6 熔石英团簇中氧空位缺陷的光致还原转换机制 | 第49-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6.1 总结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