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煤炭能源现状 | 第12-15页 |
1.2 褐煤的性质及其利用 | 第15-18页 |
1.2.1 煤的分类 | 第15页 |
1.2.2 褐煤的性质 | 第15-16页 |
1.2.3 褐煤制取水煤浆 | 第16-17页 |
1.2.4 褐煤水煤浆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1.3 水煤浆发展现状和意义 | 第18-21页 |
1.3.1 水煤浆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1.3.2 国内外水煤浆的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3 水煤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1.4 水煤浆分散剂概述 | 第21-25页 |
1.4.1 作用机理 | 第22页 |
1.4.2 水煤浆分散剂的分类 | 第22-24页 |
1.4.3 褐煤制浆所用分散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1.5 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25-26页 |
1.5.1 木质素的分离及其特性 | 第25-26页 |
1.5.2 木质素的改性原理 | 第26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第26-30页 |
1.6.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7页 |
1.6.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木质素磺化改性的实验研究 | 第30-46页 |
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2.1.1 实验原料的选择 | 第30页 |
2.1.2 氧化剂的选择 | 第30页 |
2.1.3 磺化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2.2 磺化改性木质素的合成 | 第32-46页 |
2.2.1 磺化反应 | 第32页 |
2.2.2 缩醛化反应 | 第32-33页 |
2.2.3 磺化改性木质素合成试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3-40页 |
2.2.4 磺化改性木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2.2.5 磺化改性木素的提纯 | 第43-44页 |
2.2.6 pH的测定 | 第44页 |
2.2.7 黏度的测定 | 第44页 |
2.2.8 磺化改性木质素素的合成成本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准东煤田煤质分析研究 | 第46-58页 |
3.1 准东煤应用现状分析 | 第46页 |
3.2 准东煤质特点 | 第46-47页 |
3.3 准东煤质检测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47-58页 |
3.3.1 哈氏可磨性指数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2 内水的测定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3 灰分的测定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4 粒度分布的测定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5 PH的测定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6 煤的化学性质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第四章 磺化改性木质素的成浆实验及其对煤浆性能的影响 | 第58-70页 |
4.1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4.2 实验原料 | 第59页 |
4.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59-61页 |
4.3.1 黏度的检测 | 第60页 |
4.3.2 流动性的测定 | 第60页 |
4.3.3 稳定性的测定 | 第60页 |
4.3.4 实际浓度的测定 | 第60-61页 |
4.4 磺化改性木质素的成浆实验 | 第61-64页 |
4.4.1 搅拌时间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61页 |
4.4.2 温度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3 磺化改性木质素制浆浓度试验 | 第62页 |
4.4.4 添加剂用量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4.5 磺化改性木质素分散剂与其他分散剂成浆实验的对比 | 第64-69页 |
4.5.1 中材(新疆)萘系的成浆实验 | 第64-66页 |
4.5.2 NDF成浆实验 | 第66-68页 |
4.5.3 磺化改性木质素在市场中的应用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