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色彩语言与个性化肌理初探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油画色彩语言的认知 | 第12-18页 |
一、油画色彩语言的内容与形式 | 第12-14页 |
(一)油画色彩语言的内容 | 第12-13页 |
(二)油画色彩语言的形式 | 第13-14页 |
二、油画色彩语言的形成 | 第14-15页 |
(一)东西方色彩语言的观念意识 | 第14页 |
(二)油画色彩体系的建立 | 第14-15页 |
(三)油画色彩语言的情感表达 | 第15页 |
三、作品色彩语言的赏析 | 第15-17页 |
注释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油画个性化肌理的表达 | 第18-25页 |
一、个性化肌理的简述 | 第18-19页 |
二、个性化肌理的作用 | 第19-21页 |
(一)个性化肌理是油画的重要属性 | 第19页 |
(二)个性化肌理是油画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 第19-20页 |
(三)个性化肌理促成油画艺术风格的形成 | 第20-21页 |
三、油画肌理的特点 | 第21-24页 |
(一)油画肌理的抽象性 | 第21-22页 |
(二)油画肌理的多样性 | 第22页 |
(三)油画肌理的抒情性 | 第22-23页 |
(四)油画肌理的个性化 | 第23-24页 |
注释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欧洲印象派色彩与肌理分析 | 第25-34页 |
一、印象派肌理的形式因素 | 第25-27页 |
(一)早期印象派肌理的表现 | 第25-26页 |
(二)后期印象派肌理的表现 | 第26-27页 |
二、欧洲表现理论中的肌理 | 第27-30页 |
(一)欧洲抽象主义的肌理表现 | 第28-29页 |
(二)弗莱与贝尔的表现理论 | 第29-30页 |
三、欧洲油画色彩语言的探索 | 第30-33页 |
(一)丹培拉完善了油画的色彩语言 | 第30-31页 |
(二)表现主义的油画色彩特点 | 第31页 |
(三)印象派油画色彩的特点 | 第31-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油画色彩语言与个性化肌理的关系 | 第34-42页 |
一、色彩语言和个性化肌理相互依存 | 第34-39页 |
(一)色彩语言与个性化肌理因人而异 | 第34-35页 |
(二)色彩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个性化肌理 | 第35-36页 |
(三)个性化肌理影响色彩语言的表达 | 第36-37页 |
(四)色彩语言与个性化肌理相互依存 | 第37-39页 |
二、个人肌理创作尝试 | 第39-41页 |
(一)《悬崖上的人》 | 第39页 |
(二)《星空》 | 第39-40页 |
(三)《花卉》 | 第40-41页 |
(四)《红松瀑布》 | 第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