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以及其与传统金融的关系 | 第13-14页 |
1.2.2 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3 互联网货币基金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4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0页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第2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概述 | 第22-35页 |
2.1 互联网理财产品内涵与外延 | 第22-25页 |
2.1.1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2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分类 | 第23-24页 |
2.1.3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特点 | 第24-25页 |
2.2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 | 第25-27页 |
2.2.1 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模式 | 第25-26页 |
2.2.2 互联网金融超市理财模式 | 第26-27页 |
2.3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2.3.1 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2.3.2 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2.3.3 互联网票据产品的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2.4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最新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2.4.1 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创新多元化 | 第33页 |
2.4.2 商业银行加入互联网理财市场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行经营业务的影响分析 | 第35-45页 |
3.1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1 互联网理财产品降低了商行的活期存款 | 第35-36页 |
3.1.2 互联网理财产品提高了商行的资金成本 | 第36-37页 |
3.2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1 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行理财产品的准入门槛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3.2.2 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3.2.3 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3.2.4 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的对比分析 | 第40页 |
3.3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销售渠道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1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 第42-43页 |
3.4.2 我国商业银行加强直销银行布局 | 第43-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变量设计 | 第45-47页 |
4.1.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45页 |
4.1.2 变量设计 | 第45-47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47页 |
4.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第47-48页 |
4.4 对估计结果的解释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理财的对策 | 第50-55页 |
5.1 结合自身,创新互联网理财产品 | 第50-51页 |
5.2 加强大数据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5.3 加强客户管理,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 第52-53页 |
5.4 加强互联网理财渠道和平台建设,实现特色化发展 | 第53-54页 |
5.5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1、结论 | 第55-56页 |
2、展望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