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佛坪隆起的构造过程及成因机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四节 主要开展的工作量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6-19页 |
第一节 秦岭造山带构造格架与构造单元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佛坪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简介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佛坪隆起岩石组合及变形-变质特征 | 第19-32页 |
第一节 佛坪地区岩石组合特征 | 第19-24页 |
第二节 佛坪隆起构造变形特征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佛坪隆起变质作用特征 | 第27-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构造形迹解析及其结果 | 第32-43页 |
第一节 构造形迹解析方法及原理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构造形迹解析结果 | 第35-4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年代学限定 | 第43-54页 |
第一节 实验原理与方法简介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样品及测试结果 | 第45-5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佛坪隆起隆升机制及构造过程讨论 | 第54-58页 |
第一节 佛坪隆起的形成 | 第54页 |
第二节 佛坪隆起在秦岭主造山期的叠加改造 | 第54-55页 |
第三节 造山期后构造转换和燕山期-喜山期持续隆升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