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8页 |
1.1 G四链体DNA | 第8-14页 |
1.1.1 G-四链体DNA的结构 | 第8-10页 |
1.1.2 细胞中的G-四链体DNA | 第10-11页 |
1.1.3 人工合成的G-四链体DNA | 第11-14页 |
1.2 电喷雾质谱(ESI-HRMS) | 第14-17页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G-四链体DNA ESI-HRMS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18-4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8-2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2 样品的配制 | 第19页 |
2.2.3 质谱分析条件 | 第19-20页 |
2.2.4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42页 |
2.3.1 反应时间对检测的影响 | 第20-23页 |
2.3.2 G-四链体DNA ESI-HRMS条件的研究 | 第23-39页 |
2.3.3 缓冲溶液pH的影响 | 第39-41页 |
2.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金属离子诱导形成的G-四链体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56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2页 |
3.2.2 样品的配制 | 第42-43页 |
3.2.3 质谱分析条件 | 第43页 |
3.2.4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6页 |
3.3.1 富G序列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的G-四链体DNA | 第43-46页 |
3.3.2 金属离子浓度对G-四链体形成的影响 | 第46-51页 |
3.3.3 富G序列与金属离子形成富G序列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51-54页 |
3.3.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G-四链体DNA与Berberine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56-70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4.2.2 样品的配制 | 第56-57页 |
4.2.3 质谱分析条件及数据的采集处理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4.3.1 Berberine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的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 | 第57-62页 |
4.3.2 Berberine浓度对不同G-四链体复合物形成的的影响 | 第62-66页 |
4.3.3 Berberine与G-四链体的作用方式推测 | 第66-68页 |
4.3.4 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