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数字水印基本理论 | 第17-37页 |
2.1 数字水印基本模型 | 第17-20页 |
2.2 数字水印基本特点 | 第20-22页 |
2.3 数字水印分类 | 第22-23页 |
2.4 数字水印评价标准 | 第23-25页 |
2.5 典型数字水印算法 | 第25-34页 |
2.5.1 数字水印算法分类 | 第25-26页 |
2.5.2 基于时域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26-29页 |
2.5.3 基于二维DCT变换数字水印算法 | 第29-30页 |
2.5.4 基于DWT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30-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基于DS-FOA的双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 | 第37-69页 |
3.1 果蝇优化算法 | 第37-41页 |
3.1.1 FOA果蝇优化算法 | 第37-38页 |
3.1.2 DS-FOA递减步长果蝇优化算法 | 第38-41页 |
3.1.3 数字水印中的DS-FOA算法 | 第41页 |
3.2 QR码数字水印 | 第41-45页 |
3.2.1 传统数字水印与QR码数字水印 | 第41-45页 |
3.2.2 QR码数字水印设计 | 第45页 |
3.3 数字水印预处理 | 第45-52页 |
3.3.1 QR码数字水印二值化和去留白 | 第46页 |
3.3.2 QR码数字水印的Arnold置乱 | 第46-50页 |
3.3.3 QR码数字水印预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50-52页 |
3.4 IWT-整数DCT域嵌入区域选取 | 第52-60页 |
3.4.1 IWT提升小波变换 | 第52-54页 |
3.4.2 整数DCT变换 | 第54-55页 |
3.4.3 IWT-整数DCT域嵌入区域选择 | 第55-56页 |
3.4.4 IWT-整数DCT域嵌入水印的必要性分析 | 第56-60页 |
3.5 DS-FOA自适应多水印嵌入及提取规则 | 第60-62页 |
3.5.1 多水印 | 第60-61页 |
3.5.2 DS-FOS自适应多水印嵌入及提取规则 | 第61-62页 |
3.6 水印自适应修正及自适应参数选取 | 第62-66页 |
3.6.1 提取水印的DS-FOA自适应修正 | 第62-63页 |
3.6.2 初始步长的DS-FOA自适应选取 | 第63-64页 |
3.6.3 嵌入位置中子图的DS-FOS自适应选取 | 第64-65页 |
3.6.4 水印嵌入强度的DS-FOS自适应选取 | 第65-66页 |
3.6.5 水印修正阈值的DS-FOA自适应选取 | 第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第四章 基于DS-FOA的双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实现 | 第69-77页 |
4.1 数字水印算法流程 | 第69-71页 |
4.1.1 数字水印算法流程图 | 第69页 |
4.1.2 数字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的实现 | 第69-71页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4.3 算法性能分析 | 第72-75页 |
4.3.1 算法的鲁棒性分析 | 第73-75页 |
4.3.2 算法的不可见性分析 | 第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