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8和羰基还原酶4的异构四聚组装和催化功能的关系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8和羰基还原酶 4第12-16页
        1.1.1 短链脱氢酶/还原酶第13-15页
        1.1.2 HsCBR4酶的介绍第15页
        1.1.3 Hs17β-HSD8酶的介绍第15-16页
    1.2 HsKAR酶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1 HsKAR酶的晶体结构第16页
        1.2.2 Hs17β-HSD8和Hs CBR4共表达提纯第16-17页
        1.2.3 HsKAR酶的酶活研究第17页
        1.2.4 HsKAR在酵母体系的研究第17页
        1.2.5 HsKAR酶的定位第17页
    1.3 本文选题思路第17-19页
第二章 Hs17β-HSD8和HsCBR4蛋白的表达和提纯第19-36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0-26页
        2.2.1 实验所用试剂第20-21页
        2.2.2 实验仪器第21页
        2.2.3 培养基与缓冲溶液第21-24页
        2.2.4 质粒来源第24页
        2.2.5 菌株和感受态第24-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0页
        2.3.1 质粒的提取第26页
        2.3.2 表达系统的构建第26-27页
        2.3.3 在 37 ℃条件下表达His_6-Hs CBR4蛋白第27-28页
        2.3.4 不同温度下表达His_6-HsCBR4蛋白第28页
        2.3.5 His_6-Hs CBR4和不同伴侣蛋白共表达第28-29页
        2.3.6 His_6-Hs CBR4和伴侣蛋白gro ES-groEL共表达提纯第29页
        2.3.7 在 37 ℃条件下表达His_6-Hs17β-Hs D8蛋白第29-30页
        2.3.8 His_6-Hs CBR4和伴侣蛋白gro ES-groEL共表达提纯第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2.4.1 37 ℃条件下His_6-Hs CBR4蛋白表达提纯的结果第30-31页
        2.4.2 表达温度对His_6-HsCBR4蛋白可溶性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2.4.3 伴侣蛋白对His_6-HsCBR4可溶性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2.4.4 His_6-Hs CBR4和伴侣蛋白groES-groEL共表达提纯的结果第33-34页
        2.4.5 37 ℃条件下His_6-Hs17β-HSD8蛋白表达提纯的结果第34页
        2.4.6 His_6-Hs17β-HSD8和伴侣蛋白groES-groEL共表达提纯的结果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HsCBR4和Hs17β-HSD8蛋白体外自组装的研究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7-38页
        3.2.1 实验所用试剂第37页
        3.2.2 实验仪器第37页
        3.2.3 缓冲溶液第37-38页
        3.2.4 质粒来源第38页
    3.3 实验方法第38-42页
        3.3.1 HsCBR4酶活性的测定第38-39页
        3.3.2 Hs17β-HSD8酶活性的测定第39页
        3.3.3 HsCBR4和Hs17β-HSD8蛋白体外自组装第39-40页
        3.3.4 利用共提纯的方式研究HsCBR4和Hs17β-HSD8蛋白相互作用第40-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47页
        3.4.1 酶活测定第42页
        3.4.2 His_6-Hs CBR4和Hs17β-HSD8蛋白体外自组装第42-44页
        3.4.3 共提纯方案一第44-46页
        3.4.4 共提纯方案二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Hs17β-HSD8和HsCBR4在细胞内的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9-50页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49页
        4.2.2 实验仪器第49-50页
    4.3 实验方法第50-53页
        4.3.1 质粒构建第50-52页
        4.3.2 质粒共转化第52-53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4.5.1 质粒构建第53-54页
        4.5.2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作者简历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残余引力波:引力子、真空与规则化
下一篇:Ca2Y2Cu5O10的单晶生长与低温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