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媒体建筑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2章 当代媒体建筑的形成轨迹 | 第16-28页 |
2.1 媒体建筑的理论概述 | 第16页 |
2.1.1 狭义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广义的定义 | 第16页 |
2.2 探索与尝试---欧美国家的媒体建筑 | 第16-22页 |
2.2.1 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6-17页 |
2.2.2 MAI对媒体建筑的探索 | 第17-19页 |
2.2.3 欧美媒体建筑案例分析 | 第19-22页 |
2.3 中国媒体建筑案例分析 | 第22-28页 |
2.3.1 全球照明界的"奥斯卡"---武汉汉秀剧场夜景照明设计 | 第23-25页 |
2.3.2 2015年神灯奖参评项目--东方明珠电视塔外立面改造工程 | 第25-28页 |
第3章 媒体建筑的分类与特征 | 第28-46页 |
3.1 媒体建筑的分类 | 第28-36页 |
3.1.1 投影类媒体建筑 | 第28-32页 |
3.1.2 灯光照明类媒体建筑 | 第32-33页 |
3.1.3 机械结构类媒体建筑 | 第33-34页 |
3.1.4 显示器类媒体建筑 | 第34-36页 |
3.2 媒体建筑的特征 | 第36-41页 |
3.2.1 信息的大众传播性 | 第36-38页 |
3.2.2 人与建筑的互动性 | 第38-41页 |
3.2.3 学科之间的交叉性 | 第41页 |
3.3 媒体建筑和公共艺术的交融 | 第41-45页 |
3.3.1 建筑是公共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 | 第41-42页 |
3.3.2 媒体建筑与公共艺术的交融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媒体建筑对建筑范式的重构 | 第46-54页 |
4.1 从建筑体量到建筑表皮的发展 | 第46-48页 |
4.2 从建筑的符号化到媒体化的转变 | 第48-50页 |
4.3 从实体建构到数字影像的跨越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媒体建筑塑造智慧生活 | 第54-64页 |
5.1 媒体建筑是建筑在功能上的延伸 | 第54-58页 |
5.1.1 媒体建筑是对城市景观的丰富 | 第54-56页 |
5.1.2 媒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新载体 | 第56-58页 |
5.2 媒体建筑是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 | 第58-64页 |
5.2.1 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转换 | 第58-61页 |
5.2.2 智慧城市依托媒体建筑 | 第61-64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64-6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4-65页 |
6.2 对于未来的展望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