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1.2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2.1.3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2.2 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 | 第13-14页 |
2.2.1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2.2 分型标准 | 第14页 |
2.3 测量设备与手术器材 | 第14页 |
2.4 治疗方法 | 第14-18页 |
2.4.1 分组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4.2 术前处理 | 第15页 |
2.4.3 手术方法 | 第15-16页 |
2.4.4 术后处理 | 第16页 |
2.4.5 数据采集处理 | 第16页 |
2.4.6 统计学处理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8-23页 |
3.1 术前资料的比较 | 第18-19页 |
3.2 术中资料的比较 | 第19页 |
3.3 住院时间及费用的比较 | 第19-20页 |
3.4 术前与术后角度的比较 | 第20页 |
3.5 术前与术后高度和宽度的比较 | 第20页 |
3.6 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 第20-21页 |
3.7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第21-22页 |
3.8 术后优良率和VAS评分的比较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3-32页 |
4.1 跟骨外侧面的解剖 | 第23-24页 |
4.2 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 第24-25页 |
4.3 手术时机的选择 | 第25-26页 |
4.4 跗骨窦入路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 第26-28页 |
4.5 患者治疗时间、费用 | 第28页 |
4.6 术后患者优良率及VAS评分 | 第28-29页 |
4.7 术后并发症 | 第29-3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附录A 典型病例 | 第37-39页 |
附录B 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 | 第39-40页 |
附录C 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表 | 第40-41页 |
附录D 跟骨骨折术后VAS评分表 | 第41-42页 |
附录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