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G-N油田注聚参数设计与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区块筛选评价研究第9-11页
    1.1 实验区的选择原则第9页
    1.2 实验区的确定第9-10页
    1.3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第10-11页
第二章 G-N油田B区地质特征研究第11-17页
    2.1 构造特征第11-13页
    2.2 储层特征第13-14页
        2.2.1 碎屑颗粒组构特征第13页
        2.2.2 填隙物成分及含量第13-14页
        2.2.3 粘土矿物类型及含量第14页
        2.2.4 储层岩性和储层空间类型第14页
    2.3 流体性质第14-15页
    2.4 渗流物理特征第15-16页
        2.5.1 岩石表面润湿性第15页
        2.5.2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规律第15-16页
        2.5.3 储层敏感性分析第16页
    2.5 油藏压力与温度第16页
    2.6 地质储量第16-17页
第三章 G-N油田B区开发状况研究第17-26页
    3.1 开发历程第17-18页
        3.1.1 定向井 250m井距基础井网开发第17-18页
        3.1.2 定向井井间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第18页
        3.1.3 水平井开发调整阶段第18页
    3.2 各井型开发阶段研究第18-20页
        3.2.1 定向井基础井网开发阶段第18-19页
        3.2.2 定向井扩边完善、调剖稳油控水阶段第19页
        3.2.3 水平井为主体技术的开发调整阶段第19-20页
    3.3 开发特征第20-26页
        3.3.1 调剖调驱历程第20-22页
        3.3.2 存在问题第22页
        3.3.3 聚驱的必要性第22-23页
        3.3.4 聚驱的可行性第23-26页
第四章 G-N油田B区剩余油分布研究第26-47页
    4.1 大孔道识别与分布规律研究第26-29页
        4.1.1 窜流通道动态反映第26页
        4.1.2 窜流通道的定量描述第26-29页
    4.2 单砂体地质建模和数模第29-47页
        4.2.1 单砂体地质建模第29-36页
        4.2.2 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第36-47页
第五章 G-N油田B区聚合物驱注入参数优化研究第47-61页
    5.1 配产配注方案第47-49页
    5.2 聚合物驱注入参数设计第49-55页
        5.2.1 注入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第49页
        5.2.2 注入聚合物溶液浓度的确定第49页
        5.2.3 注入速度的确定第49-51页
        5.2.4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第51-52页
        5.2.5 注入聚合物溶液段塞的确定第52-54页
        5.2.6 单井配注设计第54-55页
    5.3 注入压力系统及聚合物溶液体系配制要求第55页
    5.4 调剖选井选层原则第55-56页
    5.5 调剖井化学剂用量及单井注入方案设计第56-58页
        5.5.1 单井主体调剖剂用量计算公式第56页
        5.5.2 参数确定第56页
        5.5.3 单井调剖剂用量计算结果第56-57页
        5.5.4 单井注入方案设计第57-58页
    5.6 聚驱数模预测开发指标结果第58-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层大井眼定向井工艺技术研究
下一篇:新店油田注采系统调整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