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转Bt基因海岛棉抗虫性鉴定及新品系筛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转Bt基因棉花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外转Bt基因棉花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转Bt基因棉花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棉花转基因的常用方法第11-13页
        1.3.1 农杆菌介导法第11-12页
        1.3.2 花粉管通道法第12页
        1.3.3 基因枪轰击法第12-13页
    1.4 转Bt基因棉花的检测方法第13-15页
        1.4.1 Bt试纸条检测第13页
        1.4.2 抗虫性鉴定第13-14页
        1.4.3 PCR检测第14页
        1.4.4 Southern杂交第14-15页
    1.5 转Bt基因棉农艺性状的改变第15-16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2章 转Bt基因海岛棉分子检测及抗虫性鉴定第17-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4页
        2.1.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17-18页
        2.1.3 试验方法第18-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2.2.1 转Bt基因品系的分子检测结果分析第24-25页
        2.2.2 Bt-Cry1Ab/1Ac试纸条检测结果分析第25-26页
        2.2.3 转Bt基因品系抗虫性检测结果分析第26-27页
    2.3 讨论第27-29页
第3章 不同转基因海岛棉品系间农艺及产量性状的比较第29-4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29-30页
        3.1.1 试验材料第29页
        3.1.2 试验方法第29-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3.2.1 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第30-35页
        3.2.2 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第35-36页
        3.2.3 转基因品系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相关分析第36-37页
        3.2.4 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第37-40页
    3.3 讨论第40-44页
        3.3.1 转Bt基因海岛棉农艺及产量性状与对照的差异分析第40-41页
        3.3.2 Bt基因导入不同受体对农艺性状的改变第41-42页
        3.3.3 转基因品系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第42页
        3.3.4 转基因品系纤维品质的改变第42-44页
第4章 结论及展望第44-46页
    4.1 结论第44页
    4.2 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医用耗材流转控制研究--基于BYFY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花生促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