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一) 课题概述 | 第10-11页 |
1、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三) 课题研究的对象、范畴、方法 | 第12-13页 |
二、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 | 第13-17页 |
(一) 符号,女性符号与平面广告 | 第13-15页 |
(二) 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的广告功能 | 第15-17页 |
1、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 第15-16页 |
2、对比中突出商品的品质特征 | 第16页 |
3、体现广告创意的黄金法则 | 第16页 |
4、引导受众的消费行为 | 第16-17页 |
三、中国不同时代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 | 第17-29页 |
(一) 月份牌海报中的女性符号 | 第17-21页 |
1、月份牌海报中的女性符号成因 | 第18-19页 |
2、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符号表现形式 | 第19-21页 |
(二) 文革时期“宣传画”中的女性符号 | 第21-23页 |
1、文革时期“宣传画”中的女性符号成因 | 第21-22页 |
2、文革时期“宣传画”中的女性符号的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三) 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女性符号 | 第23-29页 |
1、广告复兴时期的女性符号:1979-1985 年 | 第23-25页 |
2、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的女性符号:1985-1992 年 | 第25-26页 |
3、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女性符号:1992—2000 年 | 第26-27页 |
4、成熟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2000 年—至今 | 第27-29页 |
四、女性符号的视觉形象创意 | 第29-39页 |
(一) 感性诉求成为广告创意的新思维 | 第29-35页 |
1、诙谐生动的感性诉求 | 第32-33页 |
2、想象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 第33-34页 |
3、颠覆传统的表达 | 第34-35页 |
4、平民化吸引力,展示女性真实之美 | 第35页 |
(二) 女性符号表现形式的拓展 | 第35-37页 |
1、概括提炼 | 第36-37页 |
2、元素重组 | 第37页 |
(三) 设计观念的多元化传达 | 第37-39页 |
五、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研究的启示及文化意义 | 第39-47页 |
(一) 平面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对受众的影响 | 第39-42页 |
1、“超完美化”对青春期女孩审美心理和认知的影响 | 第40-41页 |
2、对儿童审美观和道德观的影响 | 第41页 |
3、“模式化”对女性的情感需求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 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中的健康表达 | 第42-45页 |
1、平面广告设计中女性符号的表达要符合时代要求 | 第42-43页 |
2、广告诉求要符合女性心理的需求 | 第43-44页 |
3、女性符号在平面广告中积极健康的表达及文化意义 | 第44-45页 |
(三) 平面广告中女性符号塑造的多样化 | 第45-46页 |
(四) 广告与女性的和谐发展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