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蜘蛛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 蜘蛛毒素的组成成分和分子进化机制 | 第10-11页 |
1.2 蜘蛛毒素的药用前景 | 第11-12页 |
1.3 构建cDNA文库 | 第12页 |
1.4 捕鱼蛛的介绍 | 第12-14页 |
1.5 研究背景和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梨形狡蛛毒腺转录组学的研究 | 第15-46页 |
2.1 前言 | 第15页 |
2.2 材料、器材、试剂 | 第15-17页 |
2.2.1 材料 | 第15页 |
2.2.2 器材 | 第15-16页 |
2.2.3 试剂 | 第16-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23页 |
2.3.1 毒腺的解剖以及总RNA提取 | 第17-18页 |
2.3.2 梨形狡蛛毒腺cDNA合成 | 第18-19页 |
2.3.3 蛋白酶K的消化 | 第19-20页 |
2.3.4 SfiI酶的消化 | 第20页 |
2.3.5 双链cDNA分级分离 | 第20-21页 |
2.3.6 双链cDNA同源重组进入载体 | 第21页 |
2.3.7 梨形狡蛛cDNA文库的电转化 | 第21-22页 |
2.3.8 梨形狡蛛cDNA克隆的PCR分析 | 第22-23页 |
2.3.9 序列测定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页 |
2.4 结果 | 第23-43页 |
2.4.1 梨形狡蛛毒腺cDNA文库的构建 | 第23-25页 |
2.4.2 EST的测序及聚类分析 | 第25-27页 |
2.4.3 梨形狡蛛毒腺cDNA文库中的类毒素基因 | 第27-35页 |
2.4.4 两种蜘蛛毒素前体肽的进化树分析 | 第35-36页 |
2.4.5 梨形狡蛛和褐腹狡蛛半胱氨酸排布的比较 | 第36-40页 |
2.4.6 梨形狡蛛和褐腹狡蛛的毒素多肽结构域的预测 | 第40-42页 |
2.4.7 梨形狡蛛毒腺cDNA文库中蛋白质KOG注释 | 第42-43页 |
2.5 讨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一 | 第53-59页 |
附录二 | 第59-61页 |
附录三 | 第61-74页 |
缩写 表(中英文对照)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