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Fuzz测试技术 | 第14-26页 |
2.1 漏洞挖掘技术概述 | 第14页 |
2.2 Fuzz测试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2.2.1 Fuzz测试的基本过程 | 第15页 |
2.2.2 变异器的类型 | 第15-16页 |
2.3 Fuzz测试工具 | 第16-18页 |
2.4 Peach Fuzz测试框架 | 第18-25页 |
2.4.1 Peach概述 | 第19页 |
2.4.2 Peach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4.3 Pit文件 | 第20-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Combinatorial策略 | 第26-48页 |
3.1 Fuzz策略分析 | 第26-32页 |
3.1.1 Sequential策略 | 第27-29页 |
3.1.2 RandomDeterministic策略 | 第29-30页 |
3.1.3 Random策略 | 第30-31页 |
3.1.4 局限性分析 | 第31-32页 |
3.2 Combinatorial策略 | 第32-38页 |
3.2.1 SequentialCombinatorial策略 | 第32-35页 |
3.2.2 RandomCombinatorial策略 | 第35-37页 |
3.2.3 组合字段个数 | 第37-38页 |
3.3 组合爆炸问题 | 第38-43页 |
3.3.1 关联字段组合 | 第38-41页 |
3.3.2 减少变异方法数和变异操作数 | 第41-42页 |
3.3.3 限制测试用例数 | 第42-43页 |
3.4 实验 | 第43-46页 |
3.4.1 实验环境 | 第43页 |
3.4.2 Pit文件 | 第43-46页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回报率抽样和模型抽样 | 第48-62页 |
4.1 抽样方法分析 | 第48页 |
4.2 覆盖率 | 第48-49页 |
4.3 抽样方法 | 第49-58页 |
4.3.1 简单随机抽样 | 第49-50页 |
4.3.2 系统抽样 | 第50页 |
4.3.3 分类抽样 | 第50-52页 |
4.3.4 回报率抽样 | 第52-54页 |
4.3.5 模型抽样 | 第54-58页 |
4.4 抽样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4.5 实验 | 第59-61页 |
4.5.1 实验环境 | 第59页 |
4.5.2 回报率计算 | 第59页 |
4.5.3 Pit文件 | 第59-60页 |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2-63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