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输导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1.2.1 输导体系的概念第9-10页
        1.2.2 油气输导体系要素的研究第10-12页
        1.2.3 输导体系组合类型及控藏作用第12-14页
        1.2.4 输导体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石油地质基本特征第17-30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1页
        2.1.1 构造演化特征第19-20页
        2.1.2 地层发育特征第20页
        2.1.3 沉积演化特征第20-21页
    2.2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第21-24页
        2.2.1 烃源条件第21-23页
        2.2.2 储层及盖层条件第23-24页
    2.3 油气富集特征第24-30页
        2.3.1 油气分布特征第24-26页
        2.3.2 油气藏类型第26-27页
        2.3.3 原油物性第27-30页
第三章 输导要素及其特征第30-47页
    3.1 断裂体系特征第31-38页
        3.1.1 断裂发育情况第31-33页
        3.1.2 断层组合特征第33-35页
        3.1.3 断层的活动性第35-38页
    3.2 骨架砂体特征第38-44页
        3.2.1 砂体的沉积环境第38-40页
        3.2.2 砂体展布特征第40-42页
        3.2.3 砂体物性特征第42-44页
    3.3 不整合特征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及其输导作用第47-58页
    4.1 单一型输导体系对油气的输导作用第47-51页
        4.1.1 骨架砂体的输导作用第47-48页
        4.1.2 断层的输导作用第48-50页
        4.1.3 不整合的输导作用第50-51页
    4.2 复合型输导体系对油气的输导作用第51-57页
        4.2.1 输导组合体类型划分第51-52页
        4.2.2 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第52-55页
        4.2.3 砂体—不整合面复合型输导体系第55页
        4.2.4 断层—砂体—不整合面复合型输导体系第55-57页
    4.3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第58-67页
    5.1 油气成藏期第58-60页
    5.2 油源对比第60-63页
    5.3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第63-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节配体断裂C-S键设计合成尺寸可控的硫化银纳米簇
下一篇: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裂缝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