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和杂交瘤细胞株的免疫加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部分 实验论文 | 第12-49页 |
第一章 杂交瘤的选择和单抗的纯化 | 第12-23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1 试剂和器材 | 第13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13页 |
·器材 | 第13页 |
2 方法 | 第13-18页 |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检测 | 第13-14页 |
·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距离的检测 | 第14页 |
·腹水单抗的制备 | 第14-15页 |
·腹水抗体的纯化 | 第15-16页 |
·抗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16-17页 |
·纯化抗体蛋白纯度的测定 | 第17-18页 |
3 结果 | 第18-20页 |
·抗体亲和力测定结果 | 第18-19页 |
·抗体识别表位测定结果 | 第19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蛋白质纯度测定 | 第20页 |
4 讨论 | 第20-21页 |
5 结论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胶体金的制备和胶体金对抗体的包被 | 第23-31页 |
前言 | 第23页 |
1 材料、仪器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仪器 | 第24页 |
2 方法 | 第24-27页 |
·制备胶体金玻璃器皿的处理 | 第24页 |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 | 第24-25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 | 第25-27页 |
3 结果 | 第27-28页 |
·制备的胶体金观察结果 | 第27页 |
·胶体金稳定性观察结果 | 第27页 |
·最小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第27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观察结果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30页 |
·胶体金的烧制 | 第28-29页 |
·胶体金标记抗体 | 第29-30页 |
5 结论 | 第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 | 第31-37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1 材料、仪器 | 第32页 |
·材料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3页 |
·检测试纸各部分材料的选择 | 第32页 |
·检测试纸各部分条件的选择 | 第32-33页 |
·胶体金试纸的组装 | 第33页 |
3 结果 | 第33-34页 |
·试纸条各部分材料的选择 | 第33-34页 |
·检测试纸条各部分的条件筛选 | 第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样品垫、结合垫和检测垫的选择 | 第35页 |
·检测线和质控线蛋白对检测垫的包被 | 第35-36页 |
5 结论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体外加强免疫 | 第37-46页 |
前言 | 第37页 |
1 材料、器材 | 第37-38页 |
·材料、试剂 | 第37-38页 |
·器材 | 第38页 |
2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38-40页 |
·培养液的配制 | 第38-39页 |
·ELISA相关溶液配制 | 第39-40页 |
3 方法 | 第40-42页 |
·胸腺细胞条件培养基(TMC)的制备 | 第40-41页 |
·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加强免疫 | 第41-42页 |
4 结果 | 第42页 |
5 讨论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图版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49-62页 |
体外免疫研究进展 | 第49-62页 |
1 前言 | 第49-50页 |
2 抗原的性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 树突状细胞在体外免疫中的作用 | 第51-52页 |
4 细胞因子对体外免疫的影响 | 第52-54页 |
·IL-4 | 第52-53页 |
·IL-6 | 第53页 |
·IL-10 | 第53-54页 |
5 免疫佐剂对体外免疫的影响 | 第54-55页 |
·P.acnes | 第54页 |
·CpG ODN | 第54-55页 |
6 淋巴细胞的培养条件的影响 | 第55-5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