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社会学论文

解读迪尔凯姆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思想--以社会分工为视角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3-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15-20页
        一、国内研究动态第15-16页
        二、国外研究动态第16-17页
        三、本文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本文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迪尔凯姆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第20-26页
    第一节 迪尔凯姆的时代背景、学术生涯第20-23页
        一、迪尔凯姆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1-22页
        二、迪尔凯姆的学术生涯第22-23页
    第二节 迪尔凯姆法律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3-26页
第三章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第26-38页
    第一节 迪尔凯姆的法律研究方法第26-27页
    第二节 社会团结与法律类型第27-31页
        一、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第27-30页
        二、压制型法律与恢复型法律第30-31页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法律功能的发挥第31-35页
        一、压制型法律与机械团结第32-33页
        二、恢复型法律与有机团结第33-35页
    第四节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演进模式第35-38页
        一、劳动分工与社会变迁第35-36页
        二、劳动分工与法律演进第36-38页
第四章 社会团结中法律的道德性第38-46页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关系第38-41页
        一、法律与道德的同一性第38-40页
        二、道德是法律的社会基础第40-41页
    第二节 法律与道德背离:社会失范第41-46页
        一、社会失范及内在根源第41-43页
        二、社会失范的解决措施——建立职业团体第43-46页
第五章 评析迪尔凯姆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46-55页
    第一节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思想的影响第46-48页
    第二节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思想的不足第48-49页
    第三节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中的法律思想对中国的启示第49-55页
        一、透过迪尔凯姆的社会整体观解读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50-51页
        二、重视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第51-52页
        三、透过迪尔凯姆“法律的社会基础”看法律改革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盟水斋存牍》之息讼案件研究
下一篇:个案管理在社区戒毒中的运用